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讲   生命在于运动,但而不是盲动——动养生金典

(2009-07-01 18:19:50)
标签:

养生

健身

生命在于运动

金典

运动量

和静

健康

分类: 健康人生

第1讲     生命在于运动,但而不是盲动——动养生金典

杨力养生23

 

 

        一、东方养生的两宝——动养生和静养生 

 

       动养生和静养生是东方养生的两宝,各有利弊。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比较而言,练动功的,动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练静功的,静则生阴,可以降低人体的消耗,人的寿命也相对较长。

      动养,包括:跑、跳、走、爬、打球、游泳、骑车……;静养,包括:静坐、睡眠、闭目养神……

 

      二、老奶奶的寿命为什么比老爷爷长?

 

      我想问一问,是老虎、豹子的寿命长,还是龟、蛇的寿命长?回答当然是龟、蛇寿命长。这就启发我们动养和静养一定要合理安排,不能偏颇。

      有的人以为拼命运动身体自然会好,其实不然,运动过度的人寿命并不会长。老奶奶的寿命为什么比老爷爷的长呢?老奶奶的寿命长,除了生理特点之外,还在于老奶奶善于静养。所谓静养,就是节奏慢,包括呼吸慢,心跳慢,吃饭慢,动作慢……总之,一切都优哉游哉,她们运动少,吃得少,所谓少吃少动,没事多睡觉,一句话,活得很舒服。特点是和龟、蛇一样,善于节能,善于静养,于是阳气耗散得少,阴津保护得好,所以生命的烛光能常亮不灭。而老爷爷则相反,喜欢动养,就是节奏快,包括呼吸快,心跳快,吃饭快,动作快,好喝酒,侃大山,玩牌,好运动,睡得少,所谓多吃多动,精力倒是好,但不一定能长寿;有的也能长寿,但活得很累。特点是像虎、豹一样,大量耗能,于是阳气耗散得多,阳气、阴津保护得差,所以生命的烛光熄灭得早。所以相对而言,静养比动养更能长寿,但动养精力好。

      动养的人,什么都可以吃,瘦肉、肥肉、蛋都能多吃,因为口福好,所以活得也很潇洒。但静养的人,就要常服丹参片、山楂等以促进活血化瘀。

      三、东方养生的最大奥秘——动静交替

 

      只静养不动是错误的,只运动不知道好好休息就更不对。正确的养生方法应该是动静相兼,刚柔相济,亦动亦静,缺一不可。

      东方养生在动养和静养方面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足够我们汲取。偏于动养还是偏于静养,应因人而异。动则生阳,阳虚者应以动养为主,但不可过于剧烈;静则生阴,阴虚者应以静养为主,但也必须配合动养。总的说来,腹围不大、血脂不高、胆固醇不高,没有这方面遗传基因的人,可以静养为主、动养为辅;反之,腹围大、血脂高、胆固醇高,有这方面遗传的人,就应以动养为主、静养为辅。

       四、“闻鸡起舞”好不好?

 

      中国人自古就有“闻鸡起舞”的习惯,说明中国人喜欢在上午锻炼。按照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的原理,上午和春夏都属于阳长阴消的阶段,阳主动,动则生阳,所以阳虚的人应该在上午锻炼。上班族可以利用早晨跑步、快走或骑车上班,这样上班、健身两不误,又免除了挤车之苦,何乐而不为呢?相反,傍晚和秋冬属阴长阳消的阶段,阴主静,静则生阴,那么,阴虚的人,当然应选择傍晚静养效果更好。所以,究竟是上午锻炼好还是下午锻炼更好,应该因人而异。当然也应根据工作、环境而定。

       五、运动过度的十大身体信号

 

       1. 胸部大汗

       汗为心之液,运动过度,前胸大汗,如伴有心慌、气短,那就有可能是运动过度、心脏受到影响的信号。应立即停止剧烈运动。

       2. 头晕心慌,眼前发黑

      心、脑供血不良的信号。应立即停止运动,坐下休息。降低头部位置,以保证脑部供血。

       3. 恶心呕吐

       运动过度的先兆,应停止运动。

       4. 腰酸尿多

       为肾之府;尿增多,尤其是夜尿多,是肾虚的表现,应减少运动量。

       5. 神疲无力

       要考虑肝脏受损,中医认为,肝为“罢极之本”。有肝病的人应减少运动量。

       6. 喘息气粗

       肺受损的信号,因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受损则气粗,肺气虚则喘息无制。

       7. 四肢无力

      脾受损的信号,因为脾主四肢肌肉,如伴有胃胀不食就更应减少运动量。

       8. 神情抑郁

      是肝胆受损的信号,肝胆素虚的人,受损则肝气不能条达。

       9. 失眠梦多

      是心阴受损的信号,必须减少运动量。

      10.遗精带下

      是肾阴受损的信号,因为肾司二阴,运动过度则可能出现肾虚不固而遗精带下的现象,应调整运动量。

     六、太极拳—— 一种绝佳的动养生运动

 

      太极拳是界于动养生和静养生之间的一种绝佳的运动。老少咸宜,随处可练,所以是全民健身的首选项目。到2008年我们举办奥运会时,全中国人都应该学会打太极拳。

      太极拳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一。所谓一,即是太极阴阳合而为一。太极拳是一种绝佳的动养生运动,因为它调和阴阳,刚柔相济,动静相兼

   1. 外动内静

   太极拳的优势在于借助外动引动内静,最终达到形神合一的境界。由于太极拳有一套系统的导引,所以易于敛神,对休息大脑、增强意识活动具有一定的优势。

   2. 气和神宁

   太极拳是通过四肢运动贯通经气血脉的运动,在锻炼过程中是以腹式呼吸带动胸式呼吸,从而达到气运丹田、脉通全身的作用,因而心、肺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整。这就要求在打太极拳时,须以腹式呼吸为主才不致增加心肺负荷。

   3. 轻灵松活

   太极拳的又一重要特点是轻灵松活,锻炼日久,可使形体变轻而能避凶险。所谓轻灵,即要有“牵动四两而拨千斤”的巧劲。松,即“松如走鹤”。活,即“活似车轮”。其要旨为“不紧不慢才是松”。轻灵松活的太极拳锻炼对调和肝脾有很大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