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股票投资策略上,
通过研究部分机构的年初策略发现,许多机构将CPI与大盘走势进行密切联系.从战略上分析,如果仅看CPI单一指标,将可能在股票投资上犯错误.
研究认为, CPI是一个时滞性的数据,往往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从股票投资学的角度来看,
将CPI变化作为一个投资变量进行参考, 有一定的宏观策略支撑.但如果在股票投资中将其作为唯一变量,则可能付出较大代价.
从今年A股市场的变化分析,
CPI高企并非导致A股市场调整的最重要原因.研究发现,三个因素的变化对股市的影响程度远超CPI:一是股票扩容及预期;二是上市公司存货创新高;三是债务风险演变.从股票扩容的角度分析,
一方面是解禁低成本类股票的不断流通,巨量的银行股再融资规模较大.而另一方面新股发行速度不断加快,
同时也存在继续大规模上市的预期.从上市公司存货角度分析,去年年报及今年中期报告中存货均创新高,
这将对上市公司总体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影响,加之GDP的回落预期,因此存货效应的影响远超CPI;从债务风险演变的角度分析,一方面国内债务风险在累积上升,
另一方面是欧美债务危机的演变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如果仅把股票投资的关注点锁定在CPI上,则可能导致投资因素分析的不全面.
总体而言, 我国A股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未来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将越来越多,
股票投资人不应仅将CPI作为唯一的重要参考因素.在欧美等成熟市场上,CPI的实际影响较低,
其经济数据与债务风险的演变同样可以导致股市的动荡.因此,在关注CPI因素变化的同时,
投资者应多方面关注市场自身因素的影响,这样才更有把握回避风险,捕捉投资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