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过《Other People's Money》看企业战略并购

(2009-06-02 11:18:47)
标签:

并购

扬弃

风险

战略

《other

people&amp

amp

039

s

money》

财经

分类: 金融投资
影片从头到尾认真看了一遍,基于这部影片出发,站在并购这个角度,简单地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该影片精彩地体现了并购与反并购激烈斗争这一问题。

并购方主要负责人拉里并购新英格兰电线电缆公司主要策略是:通过对目标对象的寻找及调查,对股票价格调整幅度的适当把握,通过善意或恶意的谈判,取得股份的表决权,希冀在新英格兰电线电缆公司全体股东会议召开之际,确保赢得绝大多数选票,一举并购已看中多久的公司,以来获取更大的利润。

新英格兰电线电缆公司资方代表乔根森的主要反并购策略是:在表明态度不出让公司的前提下,通过聘请特别顾问女律师凯蒂,通过反并购专业方式,法律方式,甚至“美人计,心理战”等手段来抑制或使对方放弃并购的可能。

大致看来,这部影片基本上呈现了并购的一般流程:选择收购对象—确定收购时机—分析收购风险—目标公司定价—制定融资方案—确定支付方式—谈判签约—收购整合,对并购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和分析。

认真想想,在并购这个角度上,该影片也体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其主要表现在:

1 并购小组的建立尚不完善。并购小组在整个并购过程中,从并购目标的寻找,早期并购策划,协调各方利益到并购后的重组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并购小组,这是工作展开的第一步,也是关系到并购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而影片中只侧重勾画了一个精力充沛的高级管理人员拉里,而对其他小组成员的分工专业化,办事高效化,内部协调化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原因可能在于:上级对下级的授权不充分或并购小组组长的领导艺术水准尚需提高。

2 被并购方对内策略尚不明确。针对并购方强大的资金后台和高超的专业水准,被并购方虽然请了一位聪明干练又美丽的女律师凯蒂来应付,这主要表现在对外策略上,但在公司内部管理上,资方代表乔根森和总经理比尔,一方面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反并购策略,而只是在等待中不安分地知晓结果,如果在这上采用控制权策略(交叉持股,朋友持股或发行特种股票等)或拒鲨策略(设置超级多数条款,改选或设置董事资格等),至少能给并购方加大一定程度的难度系数和风险系数。另一方面,在出现公司可能被并购这个棘手问题后,领导层对公司经营的正常持久,内部员工的心理稳定等方面做的远远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对内策略上的失误。还有,对内失误,对外持平,一个对内,一个对外,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在两者之间并没有寻找一个最优的均衡点,这最终导致公司被并购的必然性。

3 并购方对预期风险考虑不足。并购方对并购后可能发生的一系列问题考虑的并不周到,其主要表现在:员工的工资和失业问题,公司管理层的重组问题,公司的破厂问题等。最终被并购公司由于直接或间接因素而最终破厂,虽然影片最后表明有一群日本商人表示愿意出资重建这家公司,雇用它过去的工人作为劳动力,使之并购方能够依此而获取利润,然而这一些未知的因素绝不是并购方所能预见的,只能算是将来某一时刻的即期风险,所以这只能算是一种巧合。这些都意味着:并购方对预期风险考虑不足,即使考虑到,但预期结果并不理想,这意味着信息的失真或决策的失误导致并购结局并不十分perfect,对并购结果的过分在意而忽视并购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这必然对日后经营隐藏下一定的风险。

然而,话说回来,《Other People’s Money》再现了并购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并购目的、并购方式、信息获取、价值重估、恶意与善意谈判、法律后果等方面,基本上对并购有了一个初步的介绍,由于瑕不掩瑜,总体上来看,这部影片还是不错的。


抛开这部影片不说,站在自己的角度简单提一下自己的观点吧,并购只是刚刚兴起的一个话题,它是人们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和迫于竞争压力而引入的一个新名词,它是时代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然产生的,目前还仅仅停留在一个导入时期,至于并购能走多远,将来依旧是个未知数。

对于并购的利与弊,本人这样认为:

站在一种宏观的角度出发,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并购的产生给获利方所带来的总好处足以弥补由此而给遭受伤害方所造成的总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并购的产生并不是一种过错。如果每个公司都因并购措施而使自己的前景状况变好,或者至少有一个公司因此而状况变好而且没有公司因此而状况变坏,那么并购的产生就太完美了,然而要想到达这种效果,还必须通过法律法规,行政方式,政府干预等手段来使之并购朝一种积极的方向发展。

站在一种微观的角度思考,既然并购已经产生,而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借助并购这个新产物,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一方面把握住并购所赋予的新机遇,为公司的良好经营谋取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警惕住并购所赋予的新危机,为公司的正常运行避免更多的风险。在保持一定的风险情况下,为了追求一定的收益条件,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优的均衡点即可。
总之,我们应该抱有一种扬弃的态度去客观对待并购这个话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