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女儿小提琴指法闪光点 |
三、小提琴课
现在女儿的小提琴学到了节骨眼上,经过了当初懵懂无知的兴高采烈,正接受比较煎熬的入门练习。如果这一关女儿挺不下来
我心疼归心疼,不懂就没有任何发言权。回家在她自己练习的时候,我照样跟着老师的严厉步伐,这样从小在表扬鼓励声中长大的女儿就有点难以接受了:你们两个都批评我,哼!我做的真的不好吗?!(很不服气)我点点头,但是马上又摇摇头:有一点点没有做好,再改进一点就好了!我尝试着变换了个批评的方式,果然女儿脸上刚才还拧着的表情慢慢舒缓开来了。小提琴声一点一点弥漫了整个屋子。
我调整好了女儿的情绪,但是我对小提琴的一知半解没法在技艺上帮助女儿,相反,在我的鼓励声中女儿的坚持练习可能固定了她错误的指法和习惯。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女儿遭到了老师更加严厉的批评,殊不知我则是那个罪魁祸首,女儿成了替罪羊!
怎么办?年轻的小提琴老师,我该怎么让她对女儿“因材施教”?思来想去,我还是选择了短信交流。于是在女儿上外教英语的时候,我坐在休息室开始了和小老师单独的短信往来。
张老师您好!有点事情想跟您谈谈,不知您有空没?
可以啊,您说!
(挺爽快一老师!得到许可后,我接着发短信)
我女儿最近给你添堵了,实在对不起!
这孩子其实一直在“飘扬”声中长大,都是我和老师把她给惯坏了,现在她听不得直接的批评和指责,自尊心也忒脆弱了!这几天在家我一批评她,她就拿小提琴遭罪,胡乱折腾琴,把我煎熬的!都是我笨不懂小提琴,老记不住您讲的要点!
(我用了时下最流行的谐音,不说表扬而是飘扬,小老师一下子被我这个潮流老妈给吸引住了,距离感没有了)
哦,是这样啊(看来老师也在思索,似乎这个孩子有一点不同哦,有门了,我继续)
我担心这样下去,这孩子会没有耐心和勇气继续学小提琴了!可是这又是孩子最最喜欢的乐器,还是她自己选择的,内心里她还是很不愿意放弃的。但是现在我和孩子都很煎熬,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好。
(我发过去后,很长时间小老师没有回信,我有点担心,这也是考验老师的时候,正想着,滴滴滴响起来:来了回信)
很感谢您能及时跟我沟通交流,我很喜欢这种方式。我会调整我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我一直很喜欢这个孩子!
相信她能学好的!
(女儿学琴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小老师给了我充分的信心和力量,让我感到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女儿也一直很喜欢你这个大姐姐呢,只是在你面前她过分紧张哈!
(我相信玩笑可以消除紧张,女儿对小老师的紧张也是可以祛除的)
你女儿有你这么可爱的老妈,她一定可以学好!
短信交流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互道晚安。
这时女儿也下课了,我赶忙收了手机,我不想让女儿看见我背后所做的“手脚”而背上思想包袱,这样女儿也许会感到不安。
第二天,我和女儿如约赶到了上课地点,问候之后我和老师很有默契的点点头,互相示意一切照常开始。
果然,小老师的语气变了,以前是直接指出错误所在,现在说你应该怎么样会更好一些,而且和颜悦色,声音也变得委婉起来,就连动作都温柔了很多,不再是以前那么生硬的推来拉去,女儿的肩头看上去也比以前放松了很多,表情变得流畅起来,不再铮着眉头,我提着的心也缓缓的落了地。
回家的路上,我加紧攻势,你看,老师说了你不错吧,只要你努力去改变你自己需要矫正的地方,你就会有进步的!女儿还给我一个很甜的微笑,还挤挤眼睛。这下你有信心了吧,前几天妈妈督促你练习没错吧?女儿伸手轻轻的掐了一下我的胳膊,以示对我“揭发”她的“报复”。我则夸张的怪叫了一声:哎呀外...
这一对活宝以后的练琴配合应该会好多了!
不信,你听听刚才两个人的配合,小丫一招一式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指法、弓子角度、弓弦的伏贴度、小拇指的位置,基本都到位了,音色也较从前有了很大的改观,甚至有了一点点流畅的感觉。妈妈也不甘落后,和着琴声唱开了“八月桂花遍地开”,这一唱一和,有一天没准还真能成个“BMW(爸妈娃)”组合呢!
这三次大的波折都让我想起“因材施教”这个词语,也让我静心思索了很多、很多。之所以在女儿小学毕业之后写出来,也是对女儿小学生活的一点总结,一个交代。
朋友说我这个“因材施教”教得好,那倒不是。我觉得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闪光点,只要教育者和他们的父母能够发现这些闪光点,并恰到好处的运用和发扬光大这些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热情,那么每一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材。我相信,这绝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