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元宝一周岁育儿 |
分类: 生活点滴 |
很有必要把这个语录弄成一个系列。
周五下午,妈妈出了一星期差回家了,元宝很高兴,晚上元宝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一直逗着妈妈玩不肯睡。妈妈之前曾经跟他玩过鼻子蹭鼻子的游戏,元宝和妈妈耳鬓厮磨间无意蹭了一下妈妈的鼻子,就开始乐此不疲的蹭个不停。
妈妈说:元宝,要睡觉了,不能再玩了。
元宝说:还要,还要。
如此数番之后,元宝看到妈妈开始要摆出严肃的表情,于是他主动说:还要,还一次。
爸爸妈妈带元宝在外面玩摇摇车的时候,通常在他玩了一次又要求再玩的时候会对他说,“再来一次就不能再玩啦”,小家伙理解了这句话,并且准确的掌握了“一次”这个量词。
妈妈本来装得很严肃,听到“还一次”这句话,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秋天来了,奶奶穿着紧身的秋衣,小肚子上的肉难免比较明显;周末的时候气温回升,奶奶换上了宽松的短袖衣服盖住了小肚子,敏锐的观察到这一变化的元宝主动对奶奶说:奶奶,你的肚子不见了。
原先请的保姆因为家里有事辞职了,奶奶让一直在家乡照顾小堂姐的婶婶带着小堂姐一起上广州来帮忙一段时间。经过短暂的磨合期之后,元宝开始和堂姐相处得越来越好。堂姐爬到阳台的秋千上坐着玩,元宝个子小一时爬不上去,他走到厨房拉着奶奶的手对奶奶说:奶奶,出来帮忙。
妈妈周一又到香港出了一天差,快到家的时候爸爸刚刚从外面回来。爸爸到家的时候,表姑在家里做客,她带着元宝躲在门背后对元宝说“咱们吓爸爸一跳”,爸爸进门的时候,表姑指挥元宝拍了爸爸的肩膀一下“吓”了爸爸一跳,元宝觉得这个游戏很有趣。
爸爸说,咱们一起出去接妈妈吧。
元宝马上接着说:吓妈妈一跳。
元宝的游戏垫上出现了一颗断了的木螺丝钉,元宝明察秋毫的说:坏了。
妈妈:谁弄坏的啊?
元宝非常勇于负责任:阿宝
妈妈:那怎么办啊?
元宝:修
说干就干,元宝拿着自己的小木槌子对着螺丝钉“嗒嗒嗒”的敲打着修了起来。
奶奶和婶婶都出去了,爸爸一个人在家给元宝削苹果吃。元宝说:爸爸给削皮;奶奶洗好了葡萄让妈妈带元宝出去玩的时候吃,元宝看着葡萄对妈妈说:妈妈剥皮。
元宝现在已经能把各种动词、常见的名词和主谓宾的语法都使用得很好了。
周五晚上,妈妈从东莞出差回来,快到家的时候给爸爸打电话,元宝看爸爸挂了电话就说:“妈妈到了”。
爸爸说:“爸爸带你下楼吧”。
元宝接着说:“去接妈妈”。
爸爸说:“慢一点”。
元宝说:“别着急”。
元宝现在已经有了很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了,从爸爸接妈妈电话这一个环节能够主动推理出妈妈快到家了,从爸爸要带他下楼这一点能推理出是要去接妈妈回家,这很让妈妈惊奇。
元宝和丁点哥哥是一对欢喜冤家,出去玩的时候看到对方很兴奋,然而往往不多久就要为争玩具抢东西打起架来。由于年纪比哥哥小,元宝常常“被”挫折教育。
周六晚上,两个小朋友又争抢起爸爸给元宝买的小飞碟,这边矛盾刚调和好,那边两个小朋友一起挤在一家店门口看一只养在笼子里的小猫时,又你推我搡最后互相打了起来。
元宝一边哇哇哭,一边大声的说“不要打,不要打”。
其实是元宝先推了哥哥一把的,所以爸爸总结说,这件事情的主要责任在元宝。
可是爸爸妈妈之前从来没有直接教过他说“不要打”,小家伙无师自通的知道在这个场景下要这样运用这个句子,妈妈再次表示惊奇。
回家的路上,元宝似乎是回想起了跟哥哥抢飞碟的场景,又主动的说“别抢”。
看来小元宝同学的小脑瓜子里一直没有停止过思考、学习和积累、沉淀啊。
这还是上周末拍的照片了。元宝同学大部分时候很讲理,不过有时候因为太依恋妈妈也会闹闹小情绪。
可是只要好好跟他讲道理,元宝马上就会破涕为笑露出可爱的笑容
在小区花园散步的时候,元宝最喜欢捡地上的树叶玩了
看到抽水机轰隆隆的工作,他可以专注的观察很久很久
跟其他小朋友却还没有明显的交集,基本上凑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
比他大好几岁的王子文哥哥跟元宝却很有缘分,两个人可以手拉手的一起玩
妈妈给元宝买过一套鼓,相比之下用这个月饼盒元宝却更好发挥
最后一张照片,是元宝和他喜爱吃的橙子,对着这么丰硕的果实,元宝显然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