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读”书郎

(2009-08-24 09:40:57)
标签:

儿童阅读

育儿

小小“读”书郎

 

不得不承认,玛糜有时候是有点强迫症。一件简单的事情一旦上纲上线到一定程度,似乎有点完美主义者的玛糜就会马上汗毛直竖进入高度紧张状态,压力接踵而来。例如给宝宝读读书讲讲故事这样简单的事,一旦上升到“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为宝宝积累精神财富”这样的高度,玛糜的头就会慢慢一点点大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很多细枝末节的小问题,比如说,该从宝宝多大的时候开始培养他阅读的习惯,不同月龄的小朋友该阅读什么书,用什么方式给宝宝阅读最好,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阿甲在《儿童阅读的100个关键问题》里说,“事实上,人们所说的阅读,指的是成年人看书的一种行为习惯,而这种阅读习惯需要经过长期不断地练习才能养成。在养成这个阅读习惯之前,我们并不能说与正式阅读有关的一些准备活动都不能算阅读。因此,对于儿童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

讲故事没有什么绝对的时间界限。这应该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一开始,你可以在孩子清醒、安静的时候,读上一小段自己喜欢的文字。也可以随着孩子的视线,给他讲一讲他正在看的东西”。

 

这么说,对于小元帅来说,和玛糜一起阅读这件事情,其实很早就已经自然的开始了嘛。

 

玛糜怀孕8个月以后买了一本图画书,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挑一个不超过3分钟的小故事讲给肚子里的宝宝听;到了后期基本上每晚讲的都是同一个“小乌龟笨笨”的故事,重复到玛糜都能背下来了;宝宝满4个月龄之前,每次玛糜抱着宝宝散步的时候,只要玛糜没有别的话题可以说,就会声情并茂的给宝宝重复讲“小乌龟笨笨”,这可不就是典型的阅读准备活动么!

 

现在,四个多月龄的小元帅已经有了好几本书。耙鼻和玛糜最早给宝宝看的是“和抱抱熊一起玩系列”中适合月龄两个月的“Black White & Red”和天文干妈送的视觉启智挂图。两月龄的宝宝偏好看黑白的图案,因此这两本书是那个时期小元帅的最爱,每次宝宝睡完午觉跟耙鼻一起玩的时候,耙鼻就会拿这两本书给宝宝看,宝宝常常看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

 

到了三个月龄以后,宝宝开始喜欢彩色的画面,于是玛糜又用自己的移动积分在移动积分商城给宝宝兑换了一本LALA布书。这本布书比一般布书大,手感很舒服,内容循序渐进、相当丰富,书里还根据画面的需要采用各种材质拼贴出一些可爱的图案,很能吸引宝宝的眼球。到现在为止,这本书还是宝宝自己“阅读”的最多的一本书。

 

阿甲建议父母们可以大声的给0~1岁的宝宝读书:“听的本能是天生的,但靠听觉读书的能力却是后天培养的”。四个月龄的宝宝还没有办法接受有情节的故事书,在这个阶段给宝宝念童谣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畅畅哥哥家里有一本《童谣三百首》,玛糜前一段随手把它拿过来,现在刚好可以派上用场。早上或者下午宝宝在游戏毯上玩的时候,想起来就给宝宝念几段,对玛糜来说也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头一次给宝宝念童谣的时候,玛糜抱着宝宝坐在书房的飘窗上大声的朗读,宝宝居然安安静静的听了差不多十分钟,对于这个月龄的小朋友来说,能保持这么长时间的注意力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

 

为了建立良好的亲子阅读氛围,阿甲还建议选择孩子比较容易安静的时候,“最好能选择每天大致固定的一个时间,到了某个时间就进行亲子阅读活动,有点像是一个仪式”,对于玛糜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把它变成生活中的一个小习惯的方式。睡前的时间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宝宝现在每天7、8点准时吃奶、睡觉,之前玛糜偶尔会带宝宝下去散散步,现在看来应该把散步的时间固定在下午5、6点宝宝游完泳之后,等带宝宝散完步、玛糜吃完晚饭,就跟宝宝在床上读一会儿书,然后再吃奶睡觉。

 

《儿童阅读100个关键问题》里还为各个年龄段的宝宝列出了一些参考书目,其实就算没有这个书目,直接到阿甲的红泥巴网站也可以看到浩如烟海的推荐儿童读物信息。小元帅很幸运,他出生在国内绘本读物开始慢慢繁荣的年代,玛糜前一段就帮畅畅哥哥买过好些特别漂亮特别有意思的绘本,好些故事书连玛糜也看得兴致盎然。跟着小元帅一起成长,玛糜也可以乘机看到不少好的故事书呢。
 

小小“读”书郎

↑两个月龄的时候,宝宝就喜欢这样聚精会神的看图片了

 

小小“读”书郎

↑和玛糜一起看LALA布书

 

小小“读”书郎

↑布书的好处是不容易撕烂,还可以培养宝宝翻书的习惯。看,小元帅这个动作煞有介事吧?

 

小小“读”书郎

↑更多的时候,布书对于宝宝来说就是一个玩具

 

小小“读”书郎

↑看,宝宝正在咀嚼书里的知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