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招玩转指数化投资

(2013-07-18 16:50:24)
    添友张宏博
 
    很多投资者或许都厌倦了在“地雷股”和“黑天鹅”之间疲于奔命,于是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指数化投资。而在所有指数基金当中,具备场内交易特性的ETF指数基金也更值得青睐。笔者总结了指数化投资的实用三招,希望能给投资者带来一些帮助。
 
    第一招,认清标的指数。最近两年,很多投资者为了对冲熊市里的A股风险,往往会选择海外市场的ETF指数基金进行投资。比如纳指ETF和恒生ETF,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投资恒生ETF,一定要认清标的指数。目前,个别恒生ETF指数基金虽然被叫作“恒生”,但其标的指数却是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而并非纯正的恒生指数。再加上很多A股上市公司同时也在H股上市,所以选择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作为投资标的,其对冲风险的作用就会大大削弱。因此,投资恒生ETF时还要以纯正的恒生指数为宜,并一定要认清标的指数,避免混淆才行。
 
    第二招,指数投资化亦可大小兼顾。虽然很多指数化投资者都喜欢“抓大放小”,但在资金连年匮乏的A股市场当中,适当的大小兼顾,反倒能够带来更好的投资收益。毕竟一味的“抓大放小”,就只能选择沪深300这样的“庞然大物”,而彻底忽视了中小板ETF和创业板ETF这样的“机动部队”。
 
    虽然从理性角度来说,笔者并不推荐广大投资者购买创业板个股。但如果是选择投资创业板ETF,笔者则推荐小仓位投资。况且如果从今年年初便开始进行指数化投资并大小兼顾,小仓位配置了创业板ETF,那么至今的收益不但为正,而且还可以明显跑赢大盘。不过值得需要注意的是,既然目前的创业板已经累积了巨大风险,所以投资相关ETF也需谨慎。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小仓位投资;其次要做到的,就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两个相近标的中只选其一。最后就是长期投资,因为短期内创业板已经积聚太多风险,很可能突然出现暴跌。所以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实现投资中的未雨绸缪。
 
    第三招,投资行业ETF。除了前文提到的常规ETF之外,市面上还有不少细分行业的ETF指数基金。由于国内的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期,所以可以找出景气行业,优中选优并进行相关行业的ETF指数投资。而就海外市场的经验来看,真正能够穿越经济周期,实现长期稳定盈利的,非医药行业莫属。
 
    在《巴菲特的护城河》这本书中,就曾引用过一段资料,在1977年到1986年间,总计1000家中只有25家能够达到业绩优异的双重标准:连续10年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达到20%,且没有一年低于15%。在这些冠军榜股票当中,除一家高科技企业和几家经济特许权企业之外,很大一部分都是医药公司。因此,医药行业ETF指数基金可能也是不错的投择。
 
    最后,笔者再介绍一下指数化投资的技巧,也称之为“追跌杀涨”投资法,就是越涨越卖、越跌越买的投资策略。以沪深300指数基金为例,由于漫漫熊市遥遥无期,所以很可能在未来几年继续出现重心下移。鉴于此,笔者所设定的买卖标杆并不是沪深300指数的某一特定点位,而是最近半年的市场平均成本,也就是120日均线。每月月初,沪深300指数低于120日均线时,就买入操作。低于100点就买1000元,低200点就买2000元。如果高于120日均线时,则反向操作。高出100点就卖1000元,高出200点就卖2000元。如此便可逢低多买、逢高多卖。
 
    不过,上述投资策略仅适用于“牛短熊长”的A股市场。如果是在“牛长熊短”的海外市场,由于股指长期运行在半年均线附近或以上,所以并不利于在低位收集足够的筹码。因此,买入策略就要适当增大份额,卖出策略就要适当调小份额,便可同样实现“追跌杀涨”,从而玩转指数化投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