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艺苏
艺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60
  • 关注人气: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太监李连英的职场智慧

(2009-06-24 15:27:12)
标签:

职场

智慧

李连英

校园

分类: 职场N次方

大太监李连英的职场智慧

                                       文/艺苏

           大太监李连英的职场智慧

    没有地位、没有色相,9岁自阉入宫的李连英却成为了清朝“晋升”最快的太监总管。然而,太监就是太监,即使受到了宠信也只不过是被冠上“宦官争权”罪名的小人。他宦官生涯看似如鱼得水的背后,却也有不为人知的冷暖悲欢。在今天看来,他在宫廷的尔虞我诈中表现出来的小心翼翼,在多方权力集团的纷争与勾结中的左右逢源,都不失为一种智慧。经历了辛酉政变、戊戌政变,他始终伴随着西太后而并没有成为任何一支势力集团的“替罪羊”,其功力可见一斑。暂且将李连英的历史功过是非搁置一边,现仅从他几件众所周知的事件中(并未确切考证是正史、野史抑或是后人杜撰)分析他的“职场智慧”。

一、技多不压身

    懿贵妃爱美,喜欢时髦发型,但深宫太监对潮流的把握根本不能让爱出风头的懿贵妃满意。就在这时候,李连英意识到了如果满足主子未被满足的需要,将会获得靠近主子的绝佳机会。于是他勤奋努力学梳新髻,终于被太监老乡沈兰玉推荐到了懿贵妃身边,娴熟的手艺和新潮的发式让李连英深得懿贵妃的喜爱,也使他在懿贵妃身边的太监中咱露头角,李连英在他的太监生涯中走出了一步好棋。李连英还练就了一手按摩的绝活,亦成为了讨好慈禧的砝码。

职场启示——

    技多不压身,如果你能熟练地掌握一门手艺、一项技术,不仅能让上司对你刮目相看,更能让你在众多职场新人中很快脱颖而出。在我入职之初,一位台湾的职业经理人曾对我说:你一定要尽快把你身上的过人之处展现出来,哪怕是打字速度快且准确这样的技能,都会成为你的职场资本。身在职场,不需要样样精通,但也一定要有一两首绝活,让你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因此,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的话,职场人要是能根据自己工作性质适当充电也是对自己的知本投资。   

二、公众场合把面子给“上司”留着

    老佛爷爱看京剧,一次慈禧太后在看完京剧之后将演员杨小楼叫到跟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些赐给你,带回去吧。”但杨小楼并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贵重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慈禧心情不错,问杨小楼要什么。杨小楼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写了一个“福”字,却误将福字的‘示’部写成了‘衣’部。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不拿又是对老佛爷的不恭。正不知所措是,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太后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职场启示——

    商务谈判时,首席谈判当然不会一个人去。谈判队伍中,往往会有类似“随从”的角色,而这些角色看似不重要,其实学问可大了。如果谈判进行得顺利,一切皆大欢喜,而如果双方因为某方面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僵持不下,“随从”们粉墨登场的时候就到了。其实,聪明的“随从”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在适当的时机为双方解围,既不损失客户的面子,维持今后良好的合作,也让自己一方的“谈判长”有个台阶下。如果你有幸被领导选中做为谈判的“随从”,可一定要认清自己所承担的重要职责啊!

三、把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当成自己的来用

    李连英刚到懿贵妃身边的时候跟着安德海学艺,对安德海毕恭毕敬以博得“安大总管”能多传授点儿。但其实两人是一前一后进宫,只不过安德海先一步得宠,扶摇直上,而李连英在进宫之初一直没什么“大作为”。虽说李连英后来得宠的程度比安德海有过之而无不及,二人也因此反目,但那是后话了。不过,可惜的是,安德海恃宠而骄,忘了自己是个太监,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同治八年,慈禧太后命安德海秘密下江南,为同治皇帝购办大婚衣料。而安德海呢,明知有违祖训,但还自以为有慈禧太后为其撑腰,一路擂鼓摇旗,骄横跋扈,作威作福,终于在山东境内被时任山东总督的丁宝桢“就地正法”。安德海的有善始无善终,对年仅21岁的李连英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影响。吸取了安德海的教训,李连英不像他那样张扬,而是小心谨慎,做事总想办法给自己留出后路。

职场启示——

    职场新人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明就里而惹出笑话,业务不熟而受到排挤,没有经验而不被信任……这时就要虚心向前辈求教,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前辈们也不会吝啬于向你传授几招。因为前辈们即使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毕竟也经历过刚入职的懵懂期,将心比心,他们会希望新人少走弯路的。而当周围同事在工作中犯下错误,无论大小,也要同时给自己敲下警钟,提醒自己别在同一块石头上跌倒。

(其实这篇文章并没有写完,当时只是在研究历史之余突发灵感一口气写了这么多,以为未完的部分可以待续。可后来当我把自己其他的想法继续写出来时,我发现写出来的语言与之前的判若两人之笔。心境原来无法还原,后悔之余我只能说,下次一定不要将一篇文章分成两次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