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击甲流专栏(续4)探访“甲流”危重症病例救治大本营

(2009-11-13 10:26:18)
标签:

甲流危重病例

救治大本营

杂谈

 随着“甲流”防控策略转向重症救治,北京地坛医院成为收治危重症病例的定点医院之一。“甲流”危重症病人救治大本营里的情形如何?医院人力、设备等资源的储备和调动能否满足救治要求?日前,记者前往该院进行了探访。
    整合3个部门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李秀兰告诉记者,根据北京市卫生局最新发布的通知,目前地坛医院主要负责接收东城、西城、朝阳、海淀、通州、顺义、昌平、平谷、怀柔和密云10个区县医疗机构,首诊是“甲流”危重症的病人。她告诉记者,该院接诊的危重症病人从“十一”前后开始出现,近两周内增加明显。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医院专门对人员、科室进行了整合。
    据她介绍,医院将感染中心、危重症中心(ICU)和急诊科的高年资住院医生和主治医师以上的“优势兵力”集中起来,并设定了一个专业负责人,对这三大部门的7个科室人员统一调动。医院开放了3个区域接收应急、重症和危重症“甲流”病人:感染二科病房作为过渡病房,负责接收首诊重症病人、外宾、从ICU转出的病情得到控制的病人;内科ICU病房救治危重症病人;另有一个感染科病房作为备用病房。
    感染二科主治医师徐艳莉说,为了确保重症患者的评估和救治有高级人员把关,现在医院感染中心和ICU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都进行统一排班和值班。
       
    严格接诊流程
    记者想进入ICU病房看看危重症病例的救治场景,但被院方婉拒了。经过反复要求,记者最终得以进入了收治重症病人的“过渡病房”——感染二科。
    在进病区前,医务人员首先给记者来了个“全副武装”——隔离衣、帽子、手套、鞋套,最后在记者原本戴着的一个口罩外面,又套上了一层N99口罩,憋得人有点喘不过气。病区里静悄悄的,十几个像记者一样裹得严严实实的医生和护士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徐艳莉说,从今年4月下旬以来,地坛医院接诊“甲流”病人经历了4个阶段:筛查病例、确诊病例、重症高危病例和危重症病例。医院在每个阶段都针对接诊病人的救治重点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对如何给病人上呼吸机,病人出院标准,医务人员如何进行院感防控等,都制定出了一整套标准和流程。
    李秀兰说,目前该院的“甲流”病人接诊流程主要包括入院、转科和出院“三道关”,其中,病人入院在医院的筛查门诊完成,现在筛查门诊接诊的患者主要分三大类:一类是10个区县所属的医疗机构中首诊是“甲流”危重症的病人;二是外宾;第三类是该院首诊接诊的病人。医院首先要对病情做出评估,经过筛查后,将危重症患者转入ICU,将没有确诊的重症病人收治单间,让轻症患者居家治疗。
    专家提示救治要点
    在感染科病房,记者见到了上周五从ICU转出的患者周某,如今他的病情已无大碍,但谈起自己在“鬼门关”走的这一遭,周某仍然心有余悸。
    周某是黑龙江省绥化人,他从10月初开始出现发热症状,疏于治疗后半个月他的病情不轻反重,最后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被确诊为“甲流”合并肺炎。转至地坛医院时,他已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等症状,经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才得以脱险。在病房里,记者看到有医生在给周某测氧饱和度,他说,每天都有医生为他量这个,如果缺氧的话就要及时吸氧。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主任李兴旺说,从该院的经验来看,对于“甲流”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要重点关注病人的氧饱和度问题、循环问题和病人的肾功能状况。医院在“甲流”患者3天时出现高烧不退或呼吸困难的情形时,要重点关注、及时救治和转诊。他还强调,对于有基础病或者孕妇等高危人群,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不一定等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即可开始抗病毒治疗。(孙梦 陈明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