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还算关注医改、关注医患关系,也亲身体会过在北京几个大医院看病的不易,所以当我在收音机里听到北京市民可以到医院体验的消息,我迅速在网上报了名。没想到,真的接到了通知——8月19日到地坛医院体验产科工作。
19日一早,冒着小雨,坐着班车,我按时赶到了现位于朝阳区北皋的地坛医院新址,虽然路途较远,但新医院确实新气象,让人感到了现代化和人性化。医院陈老师安排我们穿好白大褂后,我和另一位体验者直奔产科,开始了一次不平常的体验。
情景一:跟随医生查房
八点刚过,产科的三位医生开始查房,我们好奇的跟在后面。每到一个病房,医生都热情、熟络地和孕产妇打招呼,她们对每一个人的情况都相当熟悉,询问情况直指要点,医嘱清楚明了。有一些不仅口头问诊,还要用手摸摸腹部进行检查;也有情况危险的,她们反复向孕妇和家属说明情况,讲明利害,提出建议……跟着查房一圈下来,我大概数了数,一共二十多间病房,有单人间,有三人间,几乎住满了孕产妇。而医生们之所以能做到对自己负责的孕产妇情况全部掌握,是因为提前做好了功课。虽然要求八点上班,但是为了保证高质量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医生们往往七点刚过就来到了医院,而等待他们的永远是忙碌的一天。
情景二:零距离观看剖腹产手术
查看过病房情况后,一位医生负责完成病历和医嘱工作,另两位医生准备赶赴手术室,据说今天上午有三台剖腹产手术等待着她们。另一位体验者选择不进手术室了,而我这个不知深浅的家伙,却要零距离观看剖腹产手术。这可是我生平头一次。换鞋、换衣服、戴口罩、戴帽子……我很兴奋很期待。第一次进手术室,虽然灯光明亮,井然有序,但还是一下子就有种说不清楚的压抑的感觉。孕妇已经麻醉好了,手术很快开始。护士长站在我旁边为我介绍手术进行的情况,回答我的一些问题。不出几分钟,在医生和护士们的娴熟配合下,一个新的生命诞生啦!一位助产士负责在旁边的台子处理小婴儿,医生和护士们继续完成后续清理和缝合工作……就在手术即将完成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我有些心跳加速、冒虚汗,趁自己没晕,我赶紧要求离开了手术室。护士给我拿来了巧克力和水,坐了一阵儿,我才感觉恢复了正常。真不知道每天面对三四台手术、多的时候甚至八台手术,医生们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情景三:婴儿室照顾婴儿
从手术室出来,我和另一位体验者又来到婴儿室,帮助护士们照顾婴儿。婴儿室里整齐的摆放着若干可以移动的婴儿床,每个小床的床头都挂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母亲姓名,宝宝性别、出生日期、身高体重等情况。有的小宝宝在乖乖的睡觉,而大多数小宝宝都在哭,一时间婴儿们的啼哭声此起彼伏。我们错过了给小宝宝洗澡这个环节,就跟随护士查看小宝宝们现在的情况,给他们喂水。护士们抱起小宝宝,把水瓶嘴儿轻轻的放进宝宝嘴里,他们就开始使劲的吮吸。小嘴儿一鼓一吸,真是可爱极了。经过允许,我也学着护士的样子抱起小宝宝喂水。不抱不知道,一抱吓一跳。看起来轻松容易的活儿,我却不知道两个胳膊、两只手怎样用劲儿才好了。好不容易把小宝宝抱在怀里,才发现,根本不敢腾出一只手来喂水。在护士的指导下,我一只手稳稳地抱住小宝宝,另一只手拿着水瓶喂水。看着怀里的宝宝舒服的喝着水,我心里高兴极了,只是没过两分钟,我就发现我这姿势拿的太过僵硬,胳膊都开始发酸了。
情景四:和产科医生交流
十一点,妇产科刘敏主任特别抽出时间来回答我们关心的各种问题。从妇产科的医生数量,病人情况,病房环境,到医生上下班问题、吃饭问题……我们有问有答,交流的很深入,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二点。刚刚做完三台剖腹产手术的张医生和李医生回来了,我明显能感觉到她们的疲惫。本以为可以一起吃饭了,她们却还不能休息,需要撰写手术记录和病历。护士拿来了一本病历给我们看,这最简单的一本也是厚厚的一摞,厚度也绝对超过1厘米。每一天从早到晚的每一次治疗、用药、检查、护理和基本情况都在上面清清楚楚的记载着,一直到出院记录。终于可以吃饭了,医生们和我们一边吃盒饭一边继续交流,谈到了医生们的家庭和孩子问题。有些医生的孩子小时候几乎就是在医院度过的,还有些医生的孩子发誓以后决不当医生了,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的儿子说我是最不合格的妈妈”。经过体验,我可以深深的理解这句话,医生们真的是分身乏术,能够用在家庭的时间实在不多,因为病情就是命令呀!饭还没有吃完,早上查房时情况不好的那个孕妇急需手术,医生们赶紧放下筷子,去做准备工作了。
以上只是我短暂体验的几个片段,却是产科医生护士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而且还会有更多突发情况和紧急情况。做医生必须要有精湛的医术,良好的体力,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面对病人的耐心热心,还要善于和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的确,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叹自己的不容易,每一项工作也都有自己的难处,但医生这份工作直接面对的是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其他的工作也许有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那面对人的生命和健康的时候呢?是不容许犯错的。可以想象,医生这个职业所要担负的责任和面对的压力。我深深的感到,做医生不易,做好医生更难。
以往去医院,体会到人多、程序繁琐等等负面的东西多,经过这次体验,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多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想一想,涌入内心的埋怨或是怒气便会消失。常常说要换位思考,如今我才真正有所体会。
(孟淼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