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第一例确诊患者的对话

(2009-05-19 14:19:53)
标签:

负压病房

this

周欣

杂谈

   今天(5月16日)是周六,本想多睡一会儿,常年养成的习惯,生物钟还是在一早六点准时叫醒。辗转一会儿,没有睡懒觉的好毛病,只得起来。中午吃了饭想在眯会儿,刚入睡,手机响了。新的消息传来,医院有新情况,赶紧来院。穿衣、着车,一路狂飚,几次看看车速差点超了限速上线。十多天来,可能要发生的事,正在进行之中,十几位来自北京三个传染病医院(地坛、佑安、302)、友谊、朝阳、北大医院的专家已经在感染二科的示教室等候了,专家们都还没吃饭,边等未到的专家、边吃着饭。我看看表差10分钟两点。堵车,协和、北医三院的专家下午3点都到了。
    会诊开始了。患者是一位从美国回京的19岁女孩,姓刘。11日到京。13日开始出现发热、流涕、周身疼痛症状。14日晚乘座出租车到北大医院就诊。听到这里,脑子里闪了一下,心里有些打鼓,联想到前天晚上小雨飘着,身着一件半袖针织毛衫,一阵凉风吹来,直打冷战。坏了,这位患者打车,本身就发烧,出租车司机一定是最密切的接触者。
和第一例确诊患者的对话

“昨天睡的好吗?”护士小周关切地询问小刘。“很好!”

和第一例确诊患者的对话

"今天,七点体温36.4!"

和第一例确诊患者的对话
16日下午三点北京市专家、卫生部专家对刘某某进行集体会诊
和第一例确诊患者的对话

负压病房走廊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夜里来了消息,患者的核酸检查经过国家CDC的复核,仍然是阳性的。走进隔离病房感染二科,小姑娘住在09病房。她已经知道了自己被确诊的消息。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知道自己被确诊了,你感觉意外吗?”
    “不。”
    “为什么?是不是因为媒体的宣传让你思想上有了准备吗?”
    “是。”
    “担心家里人吗?”我想正常的反应是对家人密切接触者的一种担忧。
    “   没有。”
    “家里有什么人?”
    “我妈妈。”
    “你爸爸不在吗?”
    “他出差了。”
     “太好了,多亏他出差了,谈到这儿,我感到这孩子有点意思,你问一句我说一句。看来不爱多说话。
     “那这两天住院都干什么呢?”
     “看看电影。下午我妈妈给我送了笔记本电脑。”
     “不看电视吗?”
     “不看。”
     “我觉得你是学理科吧?”
     “是的。”
     “一会儿给你转到病房负压条件更好的病房,你有担心吗?”
      “没事,我快好了。”
      我注意到,床旁的纸篓里堆着的用过的手纸,看来她流涕的症状还是蛮严重的。
      小刘,收拾了自己的简单物品,要自己背着走到另一个隔离病房。考虑她毕竟发了高烧刚退,体力消耗太大,护士们推来轮椅,她的主管医生张铭亲自推着,在两名护士陪伴下来到ICU的负压病房。其中的一名护士帮着背包、一名护士将我们行走过的路线,一路喷洒消毒液。
ICU的负压病房条件确实好。一道门开了,人进去后,第一道门完全关上,第二道门才会打开,否则第一道门不关上,第二道门是无论如何也开不开的。
    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床旁设备太完善了,小姑娘进去,四处张望,东看西看。张大夫看出来她的心思,马上解释说,这些设备都是给危重患者准备的,你根本用不上。然后把病房环境给她介绍了一下:卫生间、呼叫器等等。
    量了体温,36.5。血压108/70。护士周欣俯下身来帮助她换上这里的病号服。把床档转起来。一招一势、言谈话语很让人觉得亲切。周欣是个漂亮女孩,人长得美,服务又这样好,一定会让患者心理踏实。关了灯,让小姑娘睡吧。我注意到墙上的时钟12:10。心理的不踏实、不安定,终于都放下了。
     走出病房楼,一些媒体通过夜里11:00点的播报已经闻风而动了。看到我们出来,跑来打听消息,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保障患者的安全、社会的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