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

(2018-10-17 10:35:24)
分类: 修身养性

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十月份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http://s12/mw690/001Eip7Fzy7omtTnA4H4b&690

1. 关于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一致    B. 边界具有确定性

C. 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    D. 区域内部无差异

2. 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 热量条件变化    B. 水分条件变化

C. 地势高低差异    D. 农业类型差异

【答案】1. C    2. B

【解析】

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不一致,图中青色土壤包括实际土壤中的黑土、黄土、红壤等从青到黄再到白,符合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变化

1题详解】

根据图示轮廓,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不一致图中青色土壤包括实际土壤中的黑土、黄土、红壤等,A错误。自然地理界限,边界具有模糊性,B错误。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C正确。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不是无差异,D错误。

2题详解】

从青到黄再到白,符合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变化,B对。热量条件变化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A错。地势高低农业类型差异不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要因素,C、D错。

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http://s4/mw690/001Eip7Fzy7omtTh3kDd3&690

3. 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应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

向远西部地带迁移人口,减轻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A.     B.     C.     D. 

4. 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应加快海南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建设

宁夏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

四川、广西是我国主要的水电输出省区

四川和湖南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

A.     B.     C.     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