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的周计划

标签:
杂谈 |
分类: 育儿培训 |
2012.5.24——《小班的周计划》
内容:小班的周计划
张岩老师
2012.5.24周四
今天分享蔡老师《示范秘籍》。秘籍会分小班、中班、大班三个阶段来讲,今天分享小班的内容。
一、幼儿园是有周计划的
二、编制周计划要注意的内容
1、老师会把周计划贴在走廊;
2、周计划是具有一定的连贯性的;
3、通常幼儿园老师想要孩子提高或学会哪些内容,就会在周计划里体现。周一到周五一周的内容大致相同,但层次会逐渐加深,每周都会有一个重点。
我这里有一份蔡伟忠示范班小班的周计划,我给大家看
(A)横着看周计划
我们看到:这周的计划重点是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和“交朋友”两部分任务。那么这里给出的信号就是,这一周的所有活动目的只有这两个。
在家里,我们希望孩子培养的好习惯,或者改变一些的话,就可以试着模仿周计划这样去做。如:希望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等,就可以模仿示范班做一份周计划。
【梓锐0811】:张老师,请问在小班,必须得有固定的玩伴吗?
【张老师】:一定要有,这个很重要。
【梓锐0811】:为什么?没有的话,有什么坏处?有的话,有什么好处?
【张老师】:小班的孩子,尤其是刚入园的孩子,一定要有喜欢的老师和朋友,这样才会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孩子才会很快融入集体,适应幼儿园生活。如果没有朋友,干什么都是自己,那很多活动他都不会参加,也得不到锻炼,会阻碍孩子发展的。
【梓锐0811】:对于过了“适应期”的孩子来说呢?但这孩子跟谁都玩,别人也跟他玩,只是没有固定下来。
【张老师】:哦,我还以为是孩子谁都不理呢。
(B)竖着看周计划
(1)竖着看(周计划)。
我们看到:
周一的活动是《上幼儿园》
周二也是《上幼儿园》
周三、周四、周五都是找朋友。
是老师偷懒吗?不是的。
(2)最好的教学方式就是这样循序渐进的、递增的。
为什么?
我来说一下。我说了,想让孩子学习一样新事物或者改变的话,一定需要时间和铺垫的。
①【交朋友和喜欢幼儿园】
如:这周的重点是交朋友和喜欢幼儿园。通过什么途径和手段(完成)?就是游戏。
第一天:听老师说幼儿园多好。
第二天:感受是不是有那么好。
第三天:一起游戏体验一下,哪里好。
第四天:接触更多的小朋友不同的体验,一下子接触几十人,感觉不一样的 。
第五天:知道有什么老师,认得几个同学的脸。
孩子在一点点地变化,变化最大的是心理:从之前的只有一个宝宝,爸爸妈妈所有人都围着他一个人转;到后来的幼儿园,几个老师几十个小朋友,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一次接触喝水要排队、上厕所要排队,第一次要试着自己拿勺子,第一次自己中午在没有妈妈陪伴下自己睡着,这就是小班孩子的幼儿园生活。
②【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
回到刚才我说的例子,在家里,我们想让孩子自己用勺子吃饭,就可以:
周一:认识餐具。
周二:学习抓东西,学习吃的动作,拿碗的动作。
周三:学习用勺子盛豆子。
周四:学习坐在桌子前面吃饭。
周五:练习。
周六:全家吃饭比赛,看谁吃饭姿势最正确,吃饭最干净。
一点点来。
孩子学习其他东西也是。一周不行就两周进行。
③【帮助孩子找到固定的玩伴】
a、用不一样的形式去引导孩子找朋友
一周有三天都是找朋友,形式不一样。有欣赏故事的,有音乐律动的都是关于找好朋友的。目的都是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有朋友带来的乐趣。小班刚开始孩子们都互相不熟悉,需要老师介入分配朋友,等孩子们熟悉后,会让他们自己找朋友。
有了固定的玩伴后,孩子们就不会觉得孤单,会很少找妈妈了,有的会互相安慰的。这就是有计划带来的好处。
刚才的周一至周五是学习互动、学习活动、还有户外活动。
看到老师选择的游戏:吹泡泡是要大家手拉手的,小汽车是自由的,转圈也是要拉手的,孩子在这样环境下会慢适应身边的玩伴。刚才吃饭时旁边是小叮当,现在游戏的时候手拉的还是小叮当的手,孩子会认为“总是他,真有趣”,慢慢孩子就会熟悉固定的一个人。
【梓锐0811】:这个固定玩伴,最多也就是充要条件吧,不是必要条件。
【叮当A梦0610】:我觉得很重要,不能放弃努力。
【梓锐0811】:小班下学期的孩子,还没有固定玩伴的话,老师要如何引导?家长要如何引导呢?觉得没说服力,要论证论据。
【张老师】:刚才吃饭时旁边是小叮当,现在游戏的时候手拉的还是叮当的手,总是他,真有趣。固定玩伴是老师故意安排的,是一定要有的。
【梓锐0811】:哦,那都下学期了,还是没有固定玩伴呀,怎么办呀?
【张老师】:如果你的孩子跟任何人都可以玩到一起去全班都喜欢他,那全班都是他的固定玩伴,但如果不是,没有固定玩伴就如同如同成人没有知心好友一样。孩子的世界就是一个微观世界。朋友跟好朋友,跟知心朋友,是不一样的层次。
【梓锐0811】:全班喜欢他否,不清楚,但他跟谁都玩,别人也跟他玩。
【叮当A梦0610】:我觉得家长就要找家长,在课外活动。这是班级活动的意义所在。家庭要找固定的家庭在幼儿园以外进行活动哦,带孩子。因为没到社交敏感,所以才找固定的玩伴呀。
【梓锐0811】:看来,大家对这个话题极有兴趣呀。小班的孩子应该没有到社交敏感期吧,那老师在学校安排就行了啊。既然没有到,然后又故意安排,是否违反了自然规律哦。
【叮当A梦0610】:到了(社交敏感期),孩子就会自主交往,不需要安排。所以我认为,这是尊重了孩子的生长规则。
【张老师】:并没有违反,前期大人介入安排是因为孩子没有独立社交的能力,等孩子可以自己找朋友时就可以自然过渡到孩子自己顺应发展地去找朋友交往了。
【梓锐0811】:我觉得我孩子已具备独立社交的能力了,但在幼儿园,确实是没有固定玩伴的。那明天,我得问问老师,有没有给孩子安排固定玩伴。
【錡樂溶溶】:请问要是两个人玩的很好在一起坐上课老是说话怎么办呢?
【张老师】:先要有这样的过渡,之后老师会教规矩给孩子的,不要小看我们的孩子,在家可能很顽皮,但在幼儿园孩子们都会遵守班规的。大家反思一下,我们到了新的工作环境,是不是要有个师姐来待一下自己,才会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呢?
【叮当A梦0610】:需要老板指派一位师傅?等我们上手了,也就不需要师傅帮忙了。
【张老师】:等熟悉公司的人之后,会自己选择交往的同事,自己选择跟哪几个同事一起逛街,吃午饭不是吗?幼儿园的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啊。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快的适应新环境。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生活,是孩子从个体到集体的一个转变。
b、新生交朋友的秘诀
I、妈妈互相分享。
如果你是位喜欢烤面包的妈妈,可以多做些在接孩子的时候,拿出来分享给同班的小朋友。“我是**的妈妈,这是我做的糕点,请你分享一块吧”或者请孩子帮忙分给大家吃。
II、家长互相邀约周末游玩。
带着孩子,与同班级的同学和家长一起出游,家长之间互相取经,孩子之间互相交流、拍照。周一带到班里去分享给大家和老师。你会发现一起出游的孩子会很骄傲的说自己和谁一起玩,很快乐的。
【紫竹0810】:我家2周岁我就放外面让她跟别的小朋友玩,她会想办法的,拿自己玩具给别人玩,然后两个人就熟了。
【张老师】;就是这样。家长之间先流动起来,孩子间的交往也就随之而来了。
【甜甜1010】:我也让女儿带玩具或吃的给小朋友,但是她不愿意给。
【张老师】:分享是需要引导的,不是让孩子自己不玩给别人玩,可以一起玩。通常孩子不愿意,慢慢引导说明就好,体验分享的乐趣,懂得分享的孩子至少要三岁。想让孩子学会分享或者主动交朋友:妈妈先做榜样,孩子看,妈妈先带动起来。
示范班的家长给我很深的震撼是:刚开学的时候大家会都不认识,互相交流互相介绍自己,之后,周末有几组家庭互相邀约游玩,回来后他们的孩子在班级状况良好,交友发展和适应度明显快于那些不与人接触的孩子。就这样经常出去的家庭带动不经常出去的家庭,整个个班级很快就都互相适应认识了。不仅孩子交了朋友,家长间也交了朋友,和谐的气氛,这是其他幼儿园所没有的。所以示范班在透明式教育情况下,允许其它幼儿园参观学习,允许家长在班助教、学习就是传递方法。示范班的所有课程允许家长拍照录像。我相信只有示范班敢这样做。 孩子犯错如何批评教育,孩子学习刷牙如何培养,都是在一周周的周计划里体现。教育孩子谁都可以,但是方法有对孩子帮助大的,有伤害孩子的,我们不是要选择正确的实用的吗?
【叮当A梦0610】:是,以孩子为主。
【123妈-0704】:那这样示范班的成本一定很大吧?
【张老师】:示范班的一起都是为孩子,玩具时专门选择国外进口的。示范班玩的多分玩具、拼图都是蔡老师选的。示范班培养出来的不只是孩子,培养更多的是孩子的父母,我敢说现在的示范班每个父母都可以是半个讲师了。
【甜甜1010】:老师能给个刷牙的周计划吗?
【张老师】:刷牙的周计划,可以:
周一:学习认识牙刷牙杯牙膏,
周二:学习相关儿歌,
周三:根据儿歌做刷牙动作,
周四:那真的牙膏刷牙练习,
周五:互相对着刷牙。
练习好了之后,每天全家一起刷牙。有的孩子不刷牙,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宝宝刷牙,好玩的牙刷牙膏都是孩子喜欢的。示范班的孩子学习刷牙的时候是坐在地板上边游戏便学会的。
【甜甜1010】:老师觉得20个月的宝宝不喜欢刷牙,也可以用这个周计划么?
【张老师】:老师不说学习刷牙,直接就自己放音乐或者放刷牙儿歌做动作,孩子每人手里拿着自己的小牙刷跟着老师做动作,慢慢来。先从认识牙具开始,一个个来。
今天的课程,虽然是小班的周计划,但是渗透给大家的中心,是希望大家教孩子不要今天就一定要学会,可能周一周二孩子都不明白,但是一点点铺垫渗透,孩子就会明白的,不要急于求成。你看示范班学习刷牙都要学习至少一周呢。
【甜甜1010】:我家已经认识了牙具,每天挤好牙膏就吃吃牙膏,不甜了就把牙刷扔掉了。
【张老师】:不管孩子学习什么,要有计划性和阶梯性,一点点慢慢来。那种周一学习刷牙,周二学习梳头的,到头来你会发现孩子什么也没学会。
【婧婧妈0710】:我家孩子刚开始学刷牙的时候不刷,后来我拿了伢伢乐里面的画册给她看,那上面是画的不刷牙的小朋友嘴里长满了细菌,看了这她才开始刷 的,现在也是,只要不刷,一给她说会长细菌就刷了,这样吓的是不是不好啊?
【叮当A梦0610】:吓唬孩子不好的。
【张老师】:最好的办法是大人做示范,刷牙镜子旁边,贴刷牙的顺序、动作图片或者家人的照片,孩子看着刷。
【悠然】:老师2岁的宝宝怎么引导他刷牙呢?
【张老师】:动作模仿为主,语言孩子理解不上去,尽量简单量化,如“看”妈妈做动作慢慢地一遍遍地做,给孩子一支牙刷,把住孩子小手,慢慢刷。小孩子学东西一定要可重复。幼儿学习特点就是重复性,简单,可操作。
【Teresa】:我家儿子5岁多,一般不会主动去刷牙,一定要大人说好多次才很不情愿地去刷,怎样才能让他养成自觉的习惯呢?
【张老师】:不主动刷牙不是不会,孩子没有养成好习惯,这是习惯养成问题啊,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该习惯吧。
今天内容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