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说中的风格转换是否已经到来

(2010-10-11 19:35:14)
标签:

风格转换

政策

资金

中国资本市场

杂谈

分类: 财经证券

    最近的三个交易日,大盘从60日均线起步,量能逐级放大的三根中阳线形成两个向上跳空缺口,一举突破600日均线并继续上攻,这样的K线形态在中国股市历史上很罕见。K线稍稍往前推一点点,可以看到,6月29日那根挖坑的长阴过后,换来的是罕见的七连阳;9月16日再次挖坑之后,换来的是目前这三根更为罕见的跳空放量三连中阳。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大盘要想有效突破600日均线,没有金融股的参与是不可能的。从这三天的走势看,金融股功不可没;还有人民币升值(或美元贬值)受益品种的大幅上涨,更是激发了市场做多热情。

    今天的走势值得仔细分析,从整体上看,股指放量强劲上涨,站上2800点;从个股上看,分化非常严重。以金融股为代表的前期滞涨品种,以及以资源股为代表的汇率受益品种强势放量上涨;而以消费特别是酒类和医药特别是中医药为代表的前期涨幅巨大的品种,还有前期涨幅较大目前估值较高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今日逆势放量大幅下跌。

 

    前期涨幅较大(滞涨甚至下跌)的品种,今日放量下跌(上涨),这究竟是对前期上涨(下跌)的修正呢,还是市场风格转换的信号?

    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必须对大盘今后的走势有个初步的研判。

    微观上,有消息称,社保基金9月精准抄底,从社保基金的社会属性来看,它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市场未来走势的风向标,代表政府意愿和监管层的态度。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上述消息属实的话,那么大盘再次回到前期底部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

    宏观上,按照中国资本市场牛熊转换的时间跨度,大约为三、四年(有人统计的数据精确到月,这里为了说明问题方便,模糊为年)。从2007年10月开始的一轮超级大熊市运行到现在,时间跨度正好在三、四年这个区间内;而前期的量度跌幅也证明,下跌的空间也基本到位。

    综合来看,后期股指震荡上行的结构性行情概率偏大。

 

    既然初步研判为震荡上行的结构性行情,那么这段上涨行情由谁来主导呢?是前期涨幅较大估值较高的品种在适当调整之后强者恒强继续上涨,还是目前严重滞涨估值偏低的大型蓝筹?从资金建仓的角度来看,进入前期滞涨的估值偏低的市值较大的群众基础较好的能一呼百应的品种,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这些推断是在制约条件不足的市场状况下得出的粗略结论,可靠性较差,需要持续的跟踪并依据不断产生的新的制约条件来及时修正。我目前的策略是暂时按兵不动,注意盘面变化,持续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新的趋势形成,市场风格发生转换,将采取行动。

    对中国资本市场这个由资金推动的政策市来说,在新的经济政策出台后,是否有新增资金持续进场始终是最需要被关注的核心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