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1994

(2010-07-07 22:24:37)
标签:

高考

1994

中国资本市场

杂谈

分类: 日常记录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参加和将要参加高考的朋友

 

    今天是我参加高考16周年的纪念日。

    有人说,中国的高考对中国考生来说是“一考定终身”,我认为有一定道理,特别是16年前的那个年代。今天不知为何突然想起当年的高考,于是上来写几段话,留作人生纪念。

   

    1994年的高考与以往的高考一样,从7月7日开始,不像现在从6月7日开考。那一年我们是先填报志愿,然后参加高考,填报志愿在6月初已经完成并将档案袋上交当地教委封存。

    最关心我填报志愿情况的当属我的父母,他们都是知识分子出身,对中国有名的大学相当熟悉,对如何填报志愿也颇有研究,然而,在我填报过程中,父母没有过多的干预,给出他们的建议之后,全凭我自己做主。

    我的学习成绩还算不错。那时年少无知,心高气傲,在填写志愿时,仅仅在第一批(重点大学)那一栏内填写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专业选择的是国际贸易和会计学(当时每所学校只能选择两个专业),其它的地方全部空着,包括第二批、第三批等等,全部空着不填,然后大大咧咧地去办公室上交志愿表。

    那天教化学的杨老师正好在办公室,他看了我填报的志愿,批评我太狂了,说万一对外经贸没有录取(全省计划仅招4人),就掉档没学上了。我说那您帮我选几个学校吧,杨老师耐心地帮我挑选了几所学校,我再综合了一下自己的意见,把志愿书填满了。

    父母询问我最终的填报情况,我把那几个学校和专业说了,他们很满意。我填报的学校有个规律,就是所谓的“天南海北”,即学校所在地仅限“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没有其它的城市。

 

    尽管高中离我家很近,但是学校要求我高三住校,吃食堂住集体宿舍。高考前几天的某天傍晚,我和同学们在篮球场打篮球,我打累了,坐在篮球场旁边的树荫下看他们打。就在这时,我突然看到从远处校门口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竟然是我的母亲,她提着一个篮子微笑着向我这边走来,夕阳的余晖照在她的脸上,慈祥而亲切。

    篮子里是她亲手做的两道菜,还有我最爱吃的蛋炒饭。母亲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将饭菜一扫而光。她收拾好碗筷,叮嘱我注意身体,这几天千万别生病。然后她提着篮子准备回家,此时天色渐暗,她走出几步,又回过头来,深情地看了我一眼,眼光中充满了对我高考的鼓励、期盼和母爱的光辉。这一年,我母亲整整50岁。16年后的今天,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个让我终身难忘的伟大母亲手提篮子的剪影。

 

    高考那三天,气温出奇的高,闷热难当。学校租用军区的军用大卡车送我们去考点,就是那非常经典的敞篷解放大卡,我们站在车后。就在这辆车上,发生了一件非常惊险的事。

    第一科考语文,去考点的途中我站在车右边缘,面朝前方右手扶着车帮。军队的司机的确很猛,车速很快。在一个急转弯的路口,我感觉一根电线杆飞快地从我眼前晃过,然后就感觉右手几根手指有冷风吹过,很快我意识到我的右手几根手指与刚才的电线杆“擦身而过”!如果车拐弯的角度再偏一点点,我那几根手指就将被电线杆与车帮挤压粉碎!

    如果当天我的右手被挤伤,我的一生也将随之改变。

 

    7月底,高考成绩和分数线公布,我的考分超出重点大学分数线几十分(那时都是原始分,现在某些省份好像要转换成标准分),然而,我并没有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录取,因为还有比我分数更高的考生也报了这所大学。最终我上了另外一所大学。

 

    后来,大学期间、大学毕业之后以及近几年这些时间段中,我多次梦见我参加高考,不是没有赶上考试时间,就是考题不会做、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是没有被录取等等不好的梦,多次从梦中惊醒。高考的紧张与压力,多少年之后仍然没有从心底抹去。

    已经工作好几年之后的某天,我无意中与父亲谈起我的那些关于高考的不好的梦,没想到,父亲说他也这样,甚至他50多岁时还梦见高考。父亲是文革前的大学生,那时他们参加高考仍被俗称为“赶考”,可见高考对于他们那代人的重要。

    高考,整整影响和改变了我们家两代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