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有近9年没有去那家营业部了,每次驱车路过那个曾经熟悉和战斗过的地方,总会放慢车速,扭头看看,回味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这家营业部自从被强制停业后,几易其手,现在被改造成了几间店铺和一个小型批发超市。门前路边的梧桐树,已经长成大碗口粗了,每当台风要来的季节,会有人修理枝桠,门口右边的那个墨绿色邮筒,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漏出斑驳的锈迹,邮筒的正面,被一些专治花柳病的小广告层层覆盖,现在已经没有人往里面投递邮件了。
10年前的那个夏天,炒股的热浪铺天盖地,街头巷尾都是谈论股票的人群,电视电台报刊杂志各路媒体被形形色色的股评人士所充斥,证券营业部门口的停车位,被清一色的摩托车和自行车塞个满满当当,连个走路的过道都没有,股民要进入营业厅,即便侧身也得费尽一番周折。交易大厅里面人头攒动,嘈杂一片,咳嗽声、交谈声、大笑声此起彼伏,小键盘的交易声噼噼啪啪作响,墙上巨大的电子即时报价屏不断刷新,红红绿绿的阿拉伯数字变幻跳跃,映衬着人们喜悦的笑脸。
那是一个激情飞扬的年代。
那时的我,年少轻狂,与几乎所有当时的股民一样,热衷频繁交易高抛低吸,在那个无股不庄的年代,这样操作似乎是唯一选择。凭借对技术指标的熟练掌握和对庄家操盘手法的深入研究,加上不俗的交易成果,我在本地业界也算是小有名气,在营业部的盛情邀请下,我开始做起了业余股评。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在下午三点收盘后,对着大电子屏,手持麦克风,分析解盘,答疑解惑,高谈阔论唾沫横飞地预测明天走势,指导后市操作,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那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
记得某次午间收盘后,去领免费盒饭,见一个人正在用手机(好像是当时比较拉风的价值上万的摩托罗拉998+)给他一个朋友打电话,眉飞色舞的表情,抑扬顿挫的音调:老张啊,你的**万,我已经帮你变成***万了。然后是一连串的夸张的哈哈哈哈声。当时我就在想,***万,多大一笔数目啊,我要多少年才能实现呢?
那是一个播撒梦想的年代。
激情飞扬的年代,有谁又能想到,短短2年,即被停业整顿,门可罗雀,失去往日的喧闹;
意气风发的年代,有谁又能想到,短短2年,即被强制平仓,血本无归,一切从头再来;
播撒梦想的年代,有谁又能想到,短短几年,即已实现梦想,现在,正为下一个梦想而奋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