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宫廷画家—金廷标的《雍正行乐图》

(2011-04-20 15:46:40)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国书画

设色绢本,纵139厘米;横56厘米。

落款:“臣 金廷标恭绘”  钤印:“臣”(白文);“金廷标印”(朱文)

 

http://s16/middle/6031c9f44a154fab18dff&690

http://s9/middle/6031c9f44a154fcc57e68&690

http://s2/middle/6031c9f44a154fef2aee1&690

http://s16/middle/6031c9f44a1550000762f&690

http://s16/middle/6031c9f407688805cb39f&690

清代画家金廷标简介

    《乌青镇志》记载,“金廷标,字士揆,乌镇人,花草士女俱入能品,善取影,白描尤工。乾隆二十二年翠华重幸,缮所绘《十六阿罗汉册》以献,赐纻丝荷包,诏入画院供奉。”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高宗弘历第二次南巡,时在二月,驻跸在桐乡县石门镇的大营。金廷标就是在这时进献画册后,进入宫廷画院的。《光绪桐乡县志》说他是“桐城望族,父宏,字耕山,工画泼墨山水。”
     金廷标奉诏进宫廷画院内,和郎世宁等画家专为高宗弘历画画。经常获得乾隆的御题称赏。《光绪桐乡县志》卷首的“天章”篇,就编入弘历《题金廷标画》等题画诗170首。有的题画诗后面还写跋语,表示赞赏。如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为金廷标的一幅画题了一首长诗,最后两句是:“七情毕写皆得神,顾陆以后今几人?”把金廷标与东晋画家顾恺之与南朝宋画家陆探微相比。
    金廷标待遇:“乾隆二十二年进如意馆每月得钱粮银三两、公费银三两。乾隆二十六年因他本事好又勤慎,提为一等钱粮。乾隆二十八年金廷标丁父忧,所食钱粮加恩照旧赏给。”一等钱粮银为每月八两。

金廷标的授官:“画院画画人一般不授外官,亦无品级顶戴。但也有例外……如金廷标、金昆均授七品。上述几个放官秩的画画人都是弘历十分喜欢的。”
    金廷标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辞世,乾隆命人将他的画作全部加以装裱,收入“石渠宝笈”,并在一些金廷标遗画上重新题诗。如在《金丝桃》的题诗后再加上跋语说:“时廷标已物故,每遇其画,辄珍惜题句。”从《光绪桐乡县志》所收弘历题画诗的编年,可见直至廷标逝世二十七年以后的乾隆五十九年(1794),高宗还为廷标遗画题诗。
     金廷标曾据白居易《琵琶行》诗意作画一幅,乾隆见后,大加赞赏,不但写了七绝《题金廷标琵琶行图》,还在跋中认为这幅画超过了明代大画家唐寅(唐伯虎)同题画的水平。因为唐寅的《琵琶行》只画了江边扁舟上抱琵琶的女子,而金廷标不画琵琶女,却去画白居易等人凝神静听的情态。所以乾隆认为“此与宋人画《踏花归去马蹄香》,以数蝶随骑意同。向未题句,兹偶见之,因拈其妙,然画院中能作如此解者实少也。”
    乾隆朝的院画,是清代院画的顶峰。“金廷标《罗汉图轴》,画大泽深山之中罗汉宴坐平石,手执如意,意态安详,衣纹飘动,着色淡雅,山石皴法类浙派而有个性,系他看家本领,堪称佳作。”

金廷标的作品已成为乾隆后期院画家的范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