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本与收益如何权衡

(2010-10-30 07:01:56)
标签:

克里斯·加德纳

美国

宋体

追逐幸福

成本

杂谈

分类: 商道职场

 

商业运作过程中,离不开成本与收益两大要素,到底有效控制成本重要,还是重视发挥收益更重要呢?又该如何权衡呢?

看电影,学经商,学电影,做生意,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你能学到经商的窍门,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你能渐渐地把握商业的本质,以及它背后的核心原理。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看了一共九个片断,《追逐幸福》,我们看到了一个销售人员的成长之路,股票经纪人并不一定需要多么高的学历,重要的是,对数字要敏感,要有人际交往能力,看电影的时候多思考,总会得到足够的启发。

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上期的内容:在过去的两天里,你是不是找到这部影片重新看了一遍,你深思过影片中的细节吗?得到了商业社会精髓的启发了吗?美国有3亿人口,这3亿人口中,有工作能力的有1亿9千万人口,其中有4千万的人从事销售工作,将近1/5,也就是说,马路上5个工作的人中,有1个就是从事销售工作的,商业社会是销售人员推进的,经商的人,在足够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看的是这些影片,他们看电影,学经商,能够做到身临其境,同时还要做到刨根问底,生动地学习如何成为销售高手的窍门。

《追逐幸福》这个影片,是有人物原型的,它的真实人物就叫克里斯·加德纳,我们看一个短片,这个短片是介绍克里斯·加德纳本人的,它的真实的原型,他当年的经历,看到这个影片,我们能看到,美国在1981年的时候,商业社会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一个黑人,没有上过大学,他面临的就业机会是什么样的,如何走出自己难得的、罕见的成功之路的,依靠的是什么,我下面将要放的这个片断,在《追逐幸福》这个影片中是没有的,是我们专门为您找来的,更深入地了解《追逐幸福》的来龙去脉的。同样,请你在观看的时候,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交换原理。

(资料片《克里斯·加德纳其人》约11分钟,介绍了真实的克里斯·加德纳)

精彩的影片,展示了商业的本质及蕴含的原理,给人以深刻的启发,电影《追逐幸福》中克里斯·加德纳通过交换自己的努力、才智和执着得到了成功。那么这个影片中还隐含着哪些商业原理呢?

电影是哈佛大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而看电影就是教学的重要的手段。我们看了《华尔街》,我们看了《追逐幸福》,从这些影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重要的要点,美国的许多企业,其实都是依靠电话销售来赢得市场的,是通过电话把产品卖出去的,不管它的产品是保险还是证券,甚至是医疗服务,报纸订阅,迈克·戴尔的例子你还记得,甚至连烤肉架,艺术雕像,锅碗瓢盆,都是依靠电话卖出去的,而电话销售对企业意味着什么?经商,我们学到了一个核心本质:那就是交换;交换再往下的一个本质是什么呢?它的本后又是什么呢?我们学到了,那是价值;可是什么是价值呢?价值又是怎么换来的呢?

如果我今天决定做生意,我就要做一个决策,我为市场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其实就算我决定提供的价值,也是我自己换来的,比如说,用钱换来的,比如说,如果你要开一家餐厅,没错,你为客户提供什么价值,口味、风味、食品,甚至于就餐的方便,节省时间,但是你要能为他们提供这样的价值,你是怎么获得的(条件)啊,你可能要先付钱,你用钱去获得这个铺位,你用钱去办成装修,你用钱去购买食品,你用钱去购买炊具,你还得用钱去雇人,这些都是你用钱去换来的,企业用钱换到的所有东西再转变为价值,提供给别人,也就是说,企业在提供(给)别人价值的时候,首先就得用自己的钱去换来其它的东西。

企业掏钱去换价值,我们把这叫做企业经营的成本,价值跟什么有关,价值还跟企业经营的成本有关,他投入的成本越高,那么在市场上对客户来说价值可能就越高。你开一家餐馆,你选一个更好的地方,可能你花钱租这个地方的钱就较多。同样,这个地方由于人流量很广,人们都会有饿的可能,那么人们更方便,人们到你这来就餐,人们得到了,他们的价值是你给的,但是,首先,是你花钱从别人那里买来的,也就是说:你从别人那儿换回来东西的时候,叫收益。而为了换这个东西,所要掏出去的钱叫成本

经商的更加深刻的本质,就是: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权衡

同样,如果我要开一家服装店,我给客户提供什么,提供符合他们身材的衣服,让他们穿着出去更有精神,让他们穿着这个更容易取得成功,可是你要给他们提供这个价值,如果他们认可这个价值,你就能收回来钱,而这个钱,你干什么用了,其实,首先你先自己垫钱去投入了,买什么了,你买了布料,你买了摊位,你甚至还雇了人呢,雇人也要出钱的,你还买了针线了呢,如果你做的所有这些,在出卖的时候,卖给客户的时候,拿回来的钱少于你投入的成本,你你就亏本了,长期这样做下去,生意就不存在了,所以生意的另一个原理精神:收益一定要大于成本

可是先发生的是什么呀,先发生的是成本啊,你并不知道收益什么时候会来呀,你租了店,开餐厅,你租了店,开服装店,你甚至于到网站上去开一个小门脸,你还要花时间呢?这些时间,能不能给你换来东西呢?

经商需要成本的投入,追求的是收益的回报,两者之间的平衡是经商的本质。那么作为企业,又该如何权衡成本与收益呢?

《追逐幸福》中我们看到了这家公司,叫Dean Witter,翻译成中文叫丁·维特,当然,你也可以用它的一个标准中文名翻译,叫添慧,添慧公司,添慧公司你也许不知道,不过,你有可能知道,摩根斯坦利公司,这两家公司在1996年进行过一次重大的合并,合并是谁兼并谁呢,是添慧兼并了摩根斯坦利,所以现在摩根斯坦利的全名应该是,摩根斯坦利添慧公司。添慧公司创办早于摩根斯坦利,是美国最成功的证券公司,它在聘用实习生的时候,通过电话销售赢得客户,你想想它的思路,它决定用电话销售,一定有它的考量,电话销售,打电话才成本并不高,一天打电话可以打给160格人,只要有一个人成交,他交给你一百万的美金,让你去管理,你的收益就已经可以支付一个实习生三个月的电话成本了,也就是说收益大于成本,所以添慧公司做出了一个智慧的决策,每个人在经商的时候都不得不先要考虑我支出的成本,将以什么样的形式返回来,那就是收益,将来的收益是大于我现在支出的成本呢?还是小于成本,于是每个人在面对我要花钱得到一个东西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挑战,要先花钱,花多少,能挣回来吗?

开一家服装店,租金多贵呀,尤其这个闹市区,租金多贵呀,有便宜的,我们还是找便宜的地开一个吧。

决定育种,先要花钱买种子呀,还要买化肥呀,而且还要决定化肥的价格又不一样,我买贵的还是买便宜的呢?育完种以后还可能遇到天灾人祸呢,我什么时候能挣回来呀,这就是大众在面对经商的时候,总是要陷入的困惑。

知道企业家吗?企业家是大众中的一群人,但是他和大众不一样,他们有他们的特点,企业家对经商的思维是什么,成本并不重要,如果做这件事有价值,为市场能带来价值,掏多少钱投入作为成本,并不重要,哪怕是贷款、借钱,也要开办。他在进行一种赌博,如果眼光正确,他的收益确实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价值。而大众呢?大众考虑的是成本先于收益,他们一般都是追求能不能便宜一点。

商业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是基于交换为核心的,在交换的过程中,人们要权衡成本与收益,不同的人权衡成本与收益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商业社会与农业社会就产生了巨大的不同。农业社会是以体力劳动为衡量价值的,而商业社会是以脑力劳动为衡量价值的,脑力劳动思考的就是成本和收益的关系。

商业运营过程中,不同的人,权衡成本与收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企业家在成本与收益之间,会更侧重于收益。日常生活中,人们又该如何权衡成本与收益呢?

我们结合一下现实吧,为什么在生活中,爸爸妈妈殆孩子出去,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说妈妈我要这个,妈妈说,不买,紧接着给出一个理由,太贵了!如果我们经常说这样的话,我们就在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不要考虑太贵的东西,这样一来,整个的中国市场,不会出任何品牌的产品,因为我们交换的时候都是以成本为导向。你知道吗,如果你追求便宜的东西,中国还有一句古话等着你呢,便宜没好货,你可能会问,那将来孩子要买那个东西,我应该怎么回答呢?我建议你的回答是:这个,你现在还不需要,如果你需要,多贵,妈妈都会给你买。但是,如果你不需要,买了他,放在家里,不会产生其应有的价值,花多少钱都不重要,只要你买它,能获得价值,我们就应该做出投入,这就是商业社会的最本质的比交换还要本质的核心

一部影片,让我们学到了商业社会的本质,交换是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付出时间,就可以赢得别人的深刻印象,动脑子就可以赢得更多的机会。围绕价值交换展开,成本与收益,也从此成为了商业社会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要权衡、思考,进行充分地比较,而习惯性的大众,往往是,成本,我能少花点钱吧,结果少花点钱租了一个偏僻的地方,门口没人过,开了多长时间的餐厅,照样无法盈利,而敢于投入巨资,在闹市租一个店的人,却很快就获得了盈利,他的收益大于他的成本,两者相比,简简单单地是运气和命运的差别吗?不是,是脑力的差别

看电影,学经商,复杂的商业现象其实表现出来在电影中更加简单,容易理解,看电影是有趣的、生动的、形象的,反复地观看,竟然能够学到改变生活的技巧和知识,其实,看电影,也不仅仅是看电影。看电影,学经商,我们这三集(456)剖析了一个电影,《追逐幸福》,在中国的标准翻译,叫《当幸福来敲门》,感谢您收看《名家论坛》。

我们下期再从一部电影入手,深入剖析商业社会的企业运营,我们下期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