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被称之为高三新起点考试的九月调考(部分学校在暑期举行)一结束,就听师生怨声一片,在分数下达的那一刻,更是“哀鸿遍野”。很多学生总分缩水20%以上,一些自认为暑期复习得还算不错的学生也备受打击,甚至部分老师也感觉“一届不如一届”,有些丧失信心。如果我们不及时总结反思,新起点考试就会对我们一年的复习备考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对个别学生甚至是灾难性影响。
我们先得找找客观原因。
首先是题目难度大。九月调考试题难度肯定大于学生在高一高二参加的期中期末检测,很多题目难度超过高考。以语文作文为例,不给题目的材料作文是公认最难的一种命题方式,如果是古代哲人文言材料和外文翻译过来的文字材料,则是难上加难。而此次九月调考偏偏选择这样两则材料,还要求学生综合分析,自己拟题,自然学生就“找不着北”。
其次是评分标准严。高考评分时经常讲“立足于给分”,确保公平,尊重学生的劳动;而九月调考往往是“立足于扣分”,发现问题,从严治理。理科阅卷的步骤分,高考肯定有,而平时就不见得有;高考作文满分比比皆是,九月调考作文上50分都难。这一点,参加集体阅卷的老师都深有体会。
第三是复习不到位。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在暑期上新课,没有专门针对九月调考组织复习,很多没学过的内容出现在试卷上,这属于复习的广度不到位。更可怕的是复习的深度不到位。部分老师还没有完全进入高三状态,很多学生还无法进入高考状态(不经过打击,他们永远进不了高三状态)。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九月调考打击越早、越重,以后的复习越从容,越有针对性。
要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主观原因。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不然。更多情况下,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失败则是溃败之母。将失败转化为成功,最需要的是反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