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心病了,身体也就病了!
标签:
转载 |
中国有一句古话:“病由心生。”这句话看似与现代医学相违背:病,是由病菌感染造成的。但事实上,为何各种病毒会侵袭你的身体?正是自己的内心决定的。忧郁之人,每天内心充满了太多的悲苦,久而久之,抑郁症不请自来;而抑郁症的重要表现就是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各部位的疼痛等。由内心产生的疾病,在身体上以病症的形式体现出来。
如果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心,就是所谓的心理;病,既包括了情绪,也包括了躯体症状。心理活动影响情绪状态,而情绪状态关系着肌体的正常运转,如愤怒时肾上腺素激增、忧伤时血液循环降低、痛苦时新陈代谢减慢等。正是因为心理活动的作用,让躯体呈现不同症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身边快乐的人,即便已经年逾七旬,其呈现出的状态却像年轻人一样活力四射,激情满满;反之,每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人,身体状态极差,也许不到三十岁,但表现出七八十岁人的状态,看破红尘,得过且过,稍不留意感冒,其他老年病也接踵而来。
很多失眠患者、厌食症患者、肠胃消化道患者,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身体生病导致痛苦,但恰恰相反那是因为他们心理出现了问题,进而生理上才出现各种疾病症状。所以,心病之人,必然伴随着各种身体疾病。而那些在内心保持正念的人,即便遇到疾病,也会乐观对待,很快渡过生理上的不适期回归健康状态。
来我们何氏养生馆的很多客户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百病缠身。但一旦树立了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用阳光的心态面对世界,那么很快就会摆脱病痛的折磨,逐渐回归健康。
2008年,45岁的邓姐因为被提前下岗,终日以泪洗面,天天茶不思饭不宁,她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怎么就被下岗了呢?她想不通,结果患上急性胃炎。在何氏养生馆经过三个月的心理康复调理等,最终告别沮丧。后来,在一家民营企业重新找到工作,而且工资待遇比国企还高了很多,邓姐很开心,健康状况也转好了。
2012年,年仅30岁的小刘因为婚姻不幸,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多次被送到精神康复医院。不断复发,后来经过我们近一年的调理,她终于走出人生低谷,并且不再失眠多疑,也有勇气重新追求婚姻的幸福。如今,她的儿子在某小学上学,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2013年,浙江郭哥大老远来找我,他告诉我因为不善经营的缘故,自己公司濒临破产,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时候又查出自己得了急性胆囊炎,每天痛苦不堪。根据他的情况,我主要从“医心”的角度入手,帮助他正视人生,然后配合中医手段,调理他的身体机能。如今,郭哥早已康复,并在家乡重新东山再起,经营着一家正处于上升期的互联网服装厂。
2015年,北京的姚女士出现强烈的呕吐,每天都难以正常吃饭,查了很多医院都没有效果。而当我与她交流接触时,得知是其儿子被大学开除,从这以后出现了莫名病状,因此从这一点入手,既与她进行心理沟通,也与她的儿子进行交流,配合一定的中医药物调理。尤其是当我帮助她的儿子找到了一份工作之时,她的状态明显转好,原本蜡黄的脸色逐渐恢复红润。
……
以上何氏养生馆的活生生的例子,无一例外都说明:心病了,身体自然也就病了。这样的故事,相信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不少。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会强调心理与疾病的关系。心理素质强大之人,通常很少会遭受病毒的侵袭;即便生病,短时间内就会痊愈。反之,杞人忧天之人,几乎终日陷入于痛苦的折磨之中,易被各种疑难杂症纠缠,甚至极容易由一种疾病引发其他更多的疾病,无论吃多少药、做多少理疗,效果不佳。
何氏养生馆里,同样也有这样的患者,短期内无论如何调理,病情好转的速度很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过不去内心这道坎,排斥各种治疗方案。这样的人,即便采取多么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案,但因内心是排斥的,所以效果都不会明显。
欧·亨利的经典短篇小说《最后一片树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一个病人,躺在病床上,感觉到自己要死了,他费力地转头想在人生最后一次看看外面的风景。他看到窗外有一棵树,只有一片翠绿的叶子还没有落下。他想,如果这片叶子败落,那么自己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于是,他每天都会看这棵树叶,等待死亡的到来。然而一天又一天过去了,这片树叶从没有败落的迹象。最后,病人在不断的治疗中恢复了健康,当他走下病床才发现,原来那片树叶是画家画上去的。
这片树叶,就是这位病人的内心折射:只要坚持活着,那么自己就有看到健康的那一天。“病由心生”这句古话,也许欧·亨利并不熟知,但是这个故事与这句谚语相得益彰。
在本书里,我主要从心理层面入手,帮助大家摆脱病痛的折磨,找寻永葆健康的正确途径。心态决定一切,想要让生命之树常青,就必须有乐观积极的一念心。药物不是万能的,唯有燃起对生活的信心,那么自己势必“百毒不侵”,让生命之花尽情怒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