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死亡教育 [转载]死亡教育](//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上面这幅图是一代歌后邓丽君生到死不同年龄段的照片。纵使她的辉煌无人超越,但归宿和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既然大家的归宿都是死,那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缺失了两大块,一块是性教育,一块是死亡教育。针对人类必经却又敏感的话题,中国家长和老师大多选择用神话、谎话代过,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庆幸的是,有些孩子摸索到了,有些孩子却用悲剧在探索答案。
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教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尽管也有人认为这么做可能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但大多数教育专家和家长却对此表示支持。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把准备好的五彩缤纷的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送上祝福的话语,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
“非典”十年,中国人知道了坦诚布公的意义。希望学校教育提早正视死亡教育,从源头解决青少年的许多心理问题。
树希望姐姐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