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蚕豆大变身
(2012-05-21 07:03: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案例 |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引导幼儿大胆进行蚕豆的动物造型。
2.增强幼儿对数概念的认识。
3.激发幼儿对造型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蚕豆若干,牙签,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
①小朋友,你们看,桌子上有什么?(蚕豆、牙签)
②剥蚕豆:幼儿练习将蚕豆从豆荚里剥出来。在剥豆过程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练习数数、比多少、进行大小排序等。
2.引导幼儿进行蚕豆的动物造型,了解蚕豆的其它用途。
①对,小朋友们都知道这些蚕豆可以吃,噢!老师今天要和小朋友们一起让蚕豆变魔术。
提问:如果你是一位小小魔术师,你可以变些什么呢?这些蚕豆和牙签可以怎么用?
②幼儿第一次尝试、探究。(要求幼儿利用蚕豆和牙签进行组合、接插各种造型)。蚕豆花:幼儿可以将剥出来的蚕豆进行意愿拼贴,组成各种有趣的图案。
3.展示、交流与讨论。
①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我将蚕豆变成了哪个小动物的身体?用牙签做了什么?
②你还可以做些什么动物造型?使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让能力强的幼儿继续想出更多的动物造型。
4.幼儿第二次进行尝试、探究。
重点帮助幼儿提升已有的经验,进行大胆地创造性造型活动,我们还可以变出很多的小动物。
提问:你一共做了几个造型?请幼儿分别数一数,并互相看看,你这桌谁做得最多?(幼儿将数量记录在纸上)。
请幼儿共同说说、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数量最多?并从多到少进行排列,巩固幼儿对数量关系的认识。
5.互相分享、欣赏小魔术师的造型成果。
小朋友,你去看看别人的蚕豆造型,也可以向好朋友介绍你的蚕豆造型。然后我们再请幼儿园的其他小朋友来参观蚕豆的漂亮造型。
6.课后延伸:可继续进行一个游戏《指偶娃娃》的活动,引导幼儿剥蚕豆,将剥好的蚕豆送到食堂,蚕豆皮套在手指上,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做手指游戏或编一个小故事。
活动反思
选择上这节课是因为取材容易、方便,小小的蚕豆又具有生活、数学、美工三大游戏功能。示范时,我把牙签和蚕豆进行了组合,变成一个长板凳,经过我的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用几个蚕豆和几根牙签变成了糖葫芦、哑铃、小马、螃蟹等,但是过程中还是有个别孩子是照着老师的示范做的,个别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创造出小动物的造型。在活动中,我认真观察了孩子的作品,并及时给予了鼓励。整堂课孩子创造的部分时间过长,以至于孩子们的兴趣减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