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分宜神牛洞---三地缘

(2010-08-25 17:26:17)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上回书说了分宜的严嵩洞,引起了诸多老同学和老友的热评,心中甚是得意,便再接再厉,给关心分宜的人士再说说大家可能不熟悉的神牛洞。

诸君应该知道,分宜以袁河(如今的仙女湖)为界,分为南乡和北乡。南乡有大岗山、松山、苑坑和新址,皆为青山绿水、物产丰饶,民风朴实之地。忆当年,深入大岗山深山老林,挖笋,砍柴,摘白杨梅;循野兽踪迹,品山溪甘甜,听松涛袭人,惊叹大自然造化之神功!

较之南乡,北乡地域更为广大,除严嵩老家介桥,还有湖泽、凤阳、双林、杨桥、高岚、洋江和操场等地。北乡多为丘陵,虽有山,但不及南乡山高林密。此地交通便利,盛产苎麻及产品夏布,较为富饶,故民风较烈。话说至此,且打住,似乎忘记了本题。没错,在下拉了一个地名,欲知下文,岂能不提此地,这便是——洞村!

好一个“洞”村,顾名思义,此地少不了洞天福地。多少年来,一直只闻其名,不识其貌。原因有二,一是离县城路途遥远;二是洞未加开发,在下缺少探险精神。

直至去年夏季,打探得仔细,便携众多家人,自驾两车,经凤阳,直奔洞村。沿途看青山碧水间,农家小楼栋栋,甚为感叹,富民政策好啊!若有个一亩三分地在此,便舍弃那喧嚣都市,过上那清心寡欲,自耕自足的田园生活,不亦乐乎!

一路行来,因有路标指引,不曾浪费汽油。绕过几座山,便直接开到洞口前停车场。车停下后,眼前就出现了硕大的洞口,和三个红漆大字《神牛洞》。在几个暑期打工大学生手中买了门票,便按捺不住好奇心,了解其洞名之由来。

神牛洞雄伟绝特,是我国已发现的罕见峡谷型溶洞,它因洞口有一横卧巨石神似水牛而得名。

神牛洞神奇诡谲。此洞全长十三华里左右,直通上高县境内,从洞外仰望,洞口高大雄奇,高三十余米,宽约十米,挂在洞顶上的钟乳石琳琅满目,有的大如屋柱,有的小若竹笋。一块磐石横立洞口,使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雄伟造化。俯视,一股山泉从洞内咕咕流出,清澈见底,偶尔有游鱼穿梭于岩石之间,给人增加无穷的乐趣。进洞百米,一头石牛横卧于洞中间,高约二米,长三米左右。站在其后一望,惟妙惟肖,此洞由此景而得名,世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神牛背后,有一水坝,长三百米,若要深入,必坐伐而往。乘舟沿水而上,两边悬崖峭壁,深若峡谷,不时有蝙蝠穿飞于其间,让人惊叫不已。穿过天门峡谷,离舟登岸,豁然开朗,过两座石桥,沿坡而上,景色尤其迷人。岩顶,一片白岩,时凹时凸,就象天空中的白云,波澜起伏,汹涌澎湃,这就是岩洞内少有的“天幕”景观。地上的钟乳石,千奇百怪,形象各异,有的像恋人拥抱,有的像运动员奔跑,有的像老人拄着拐仗走路……爬坡时,时尔穿过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两磐石之间峡缝,有如一夫当关、万户莫敌的气势;时尔四肢齐动,爬上峭壁,顿生君临城上,天下唯我独尊之豪情。坡顶是一处能容纳三百多人的巧夺天工的戏台,只要你有兴致,便可勇敢地登台演唱,余音必将绕梁三日…。洞内的岩石造型栩栩如生:有金蟾嬉水、悟空戏鹏、情人关、大象戏台、万年之吻、天马行空等等,无不形态逼真、出神入化,置身其间,令人心旌摇动,叹为观止。

与此洞相关传说有几种,其一云: 盘古开天辟地时,人间本没有“五谷”,人们吃的是树皮、野草,天上的金牛星认为人间太苦了,瞒着玉皇大帝,偷偷地将“五谷”种撒向人间,惹怒了天帝,将他踢下天廷,为了进一步惩罚犯天律的金牛星,又命令王母娘娘将他变成了一头石牛,拴住在一溶洞里,为了阻止人们救他,又在方圆几公里的地方安藏大大小小的溶洞四十多个,迷惑人们,使人难以找到,让他永不得上天廷。可是金牛星为了人间偷撒五谷的美德将永远留在人间。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此洞称为神牛洞,在洞口建了一座神牛庙,朝拜忌祀。现在,神牛庙遗址依然尚存。

其二为牛郎织女之遗迹,此洞中石牛乃牛郎所牵之牛所化,所以附近还有织女洞呢。

近日消息,分宜县与福建一家企业正式签订了旅游合作开发合同,由福建客商投资3亿元,分期开发该县洞村乡境内的溶洞群,将其打造成“中国洞都”。预期该项目将于2012年建成并接纳游客。该县洞村乡因洞得名,以洞为称,奇特的卡斯特地貌造就了溶洞群奇迹。境内共拥有“神牛洞”、“织女洞”、“汗毛洞”、“寒毛洞”等36个溶洞,这是在华东乃至全国都是少见的,被一些地质专家称之为“万洞之都”。

诸位看官,读了在下短文及图片绍介之后,如有兴致重游或初历,在下愿效随伴之力。切记!切记!

PS. 再告诉各位一个公开的秘密:在操场乡境内还有一个桃源洞,以深引人,洞口高轩,顶部石壁镌刻有“桃源古洞”四个古字,洞尾岩穴深邃,又套有大小不一的洞穴,蜿蜒曲折,远通至上高县末山。洞内石钟、石磬,皆扣之有声;石猴、石狮、石象、石虎以及“九龙戏水”、“八仙过海”等景观,俨然天造地设——

不说了,心动不如行动。诸君,随我当“驴”友去也!http://s10/middle/602f6eb9t8ea283522d59&690

http://s14/middle/602f6eb9t8ea2845e28fd&690

http://s14/middle/602f6eb9t8ea2863ed22d&690

http://s16/middle/602f6eb9t8ea286d767cf&690

http://s3/middle/602f6eb9t8ea287423992&690

http://s8/middle/602f6eb9t8ea2878e9877&690

http://s11/middle/602f6eb9t8ea28808a50a&690

http://s1/middle/602f6eb9t8eb906b12ea0&690
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绝对正确的五个大字是“洪阳古洞天”,我看了我十多年前拍的照片,上面清晰地写着洪阳古洞天,而不是古天洞!我让姚三儿把这张照片代贴一下,可以供大家确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