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危险'的文字

(2012-03-26 10:25:46)
标签:

心理健康

海音心理咨询

海音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海音心理

杭州

分类: 心理咨询与服务

    文字,往复杂里说,在人类文明进程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传承了文化,陈述了历史,表达了未来,没有一样是离得开文字。往简单里说,文字其实就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救人于水火,也可以陷人与危难之中的工具。鲁讯也曾把他的文字比喻成“枪杆子”,可见文字的能力。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已经有几个年头,再加上做过几个网络平台,因此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也不少,有专业人士,有爱好者,也有‘病人’。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通过QQ文字传达一些信息或者商量一些事情,觉得文字解决不了的就语音或者电话。自己对于文字交流还是颇有体会:

1、文字在阐述哲学思想、哲学态度的时候通常能言简意赅,经常给人通透的感觉。尤其是正经历此磨难的人,常因为猛得看到几个字就顿时就悟了,也就放下了。

   比如:长不过执念,短不过善变

 

2、简单明了的比如说时间、地点、人物这些信息传达文字完全足够,但涉及到情绪、情感方面,文字则显得相当的苍白,比如说,我打出一行字:

    我家的狗狗生病了,我很难过

    我家的狗狗生病了,我很难过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9EN00SIGG.gif

    我家的狗狗生病了,我很难过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8ZH00SIGG.gif

    我家的狗狗生病了,我很难过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4ZH00SIGG.gif

    我家的狗狗生病了,我很难过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2EN00SIGG.gif

这五句里,我的难过程度是不同的,最搞不清楚程度的是第一句。但和我没有足够亲近的人其实还是无法真正理解我的痛苦的程度的。

 

3、我们口误能反应我们自身的一些心理状况,但笔误检验的通常是对方的心理状况。

    比如,有一次很晚的时候,我正想关机睡觉,有个学员在QQ里发了一个信息向我预约一个心理学老师的讲课时间,我随手回复:“今天有点晚了,我明天答复你。”本来这句话没什么问题,但当时我用的是拼音打的,所以句子就变成了“今天有点晚了,我明天大夫你”。我发完句子自己都没来得及看,就关机了。

    等到第二天,我打开电脑,对方发过来一大堆的话,最激烈的语言就是:你的文字反应了你对我的态度,你把我看成病人,你才有病呢,你还是给你自己请个大夫吧。

    我当时有点蒙,想了半天没想通,又翻开昨天晚上的聊天记录,才发现我的文字有点问题,当时就释然了,因为我和对方也不太熟,于是我很平和地回复到:“哦,抱歉,昨天晚上那两个字我是用拼音打的,是‘答复’两个字,让你误会了。”并发送了个笑脸,然后我就把老师几个可行的讲课时间给到她让她选择。

    到了下午,我又收到了对方一堆的文字,大意就是:你不用再解释了,你也是学心理学的,你知道笔误的意义,你才是真正的有病,才需要看心理医生......

    这下我看明白了,原来对方是‘病人’,一个‘大夫’的词汇就把对方刺得痛不欲生。并且我知道,这个‘病人’自己从来没去看过心理医生,就凭听了几堂课现在在网络上正经常讲课,混乱的心理学培训市场啊...

 

4、文字本身不具备情感色彩,我们往往带了感情去解读并猜测文字背后我们认为的情感。

   有一段对话,对话的起因是我微博签名里的一句“随缘惜缘不攀缘”

    A:请问,“随缘惜缘不攀缘”的出处,很喜欢,Z老师说过这句话吗?

   我:不是,我认识Z的时候也不过两年,但这句话我已经用了五年了,我保证不是他说的话

    A:很有禅意的话。。海姐姐见过Z老师吗,是不是也很崇拜。

   我:见过,上过一次他的课,在我的眼里,他当时就是一个讲师,我不崇拜

    A:呵呵!对不起,海老师和Z老师都比学生大,也一定很喜欢Z老师吧。

   我:至少我知道了你很喜欢Z老师。但我不明白你为啥要对不起?
    A:因为“崇拜”这个词是低一级的学生对高一级的老师用的,海姐也是位心理学丰富的老师吧。难道您不喜欢Z老师,为何呢?
   我:我刚才没有承认我喜欢Z老师,但不代表我不喜欢Z老师。他是这个行业的前辈,为这个行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很值得尊敬。
    A:啊,是啊!您也是咨询师吗?
   我:嗯,是的
    A:呵呵!学生是很喜欢崇拜心理老师的,致敬!海姐,我盲从了吗?
   我:接受自己喜欢的状态,并从中获益有何不可^_^(到这儿,我明白了这个A是超乎常人的喜欢Z老师,所以挑明‘喜欢’的状态无对错,但我们一要看清楚自己的状态,并且有可能的话可以这种状态中获益,因为喜欢是一个很大的动力)
    A:海姐,Z老师最近一定出事了,您知道,告诉我好吗?
   我:首先我不是你姐,且我不姓海,你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尊称可以叫海音老师;另外我不知道Z出什么事了,你可以直接问他;(我至今没有习惯在网络上素不相识的人动不动就称呼哥啊姐啊的,所以会习惯性的拉开点距离)
   A:抱歉!海音老师!您也知道他不可能跟我说这的。学生感觉您九成是反感Z老师的,这种转变一定有原因,也应该就是Z老师近来低落的原因。对一个影响过自己的老师进行分析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吧,学生心中没什么权威了,从他的微博了解也很多。学生去年在杭州待过一段时间,有亲戚在那,也很有感情。海音老师您反感Z老师是不是仅仅因为他生活作风不检点,还有没有其它原因?(A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其实天生‘敏感’的人如果能很好的利用这个特质本来是挺好的一件事,只是A现在沉浸在自己的猜测里,我前面的回复并没有带入任何的情绪,但敏感的A把自己解读到的情绪加了联想并且直接替代了他的认知)
   我:动不动就把别人放得很高的位置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这是网络上的一个很流行的句子,本来是个俏皮话,我放在这里是一个引用)。我100%的不反感Z。他如何生活和我无关,他有权选择他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陈述,是说明,他是他,我是我,你是你的一个事实)再比如你要分析他,这是你的选择,你可以这么做,但前提是你真的在分析一个生动的他而不是捕风捉影的传说...
    A:抱歉!海音姐,是心情不好的缘故吗,感觉您有点生气,我就不再提这事了,我最后讲一下自以为是的验证吧。当关于Z老师时,感到您的态度较抨击,用语是比较绝决否定,比如“保证不是”“就是个(讲师)”“我不(崇拜)”,称谓“Z、他”。并不是冲击了学生才如此感觉。海音老师也曾有“Z老”这样亲近的称呼。Z老师近来一直在做“自我干预”,并想自杀,作为学生是难过和焦虑的,所以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希望海音老师理解。我猜测得可能有些无章法过分了,有辱耳闻。(A还没来得及消化掉我前几次回复的内容,在这里又进一步猜测,虽然说明了自己猜测的依据,但同样用猜测的情感替代了事实。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孩子对Z老师是相当的崇拜,Z老师在他的微博上写了一些“干预性语言”,本来这是治疗性语言,但这个孩子因为不懂心理治疗于是就担心得不得了,看到“干预”二字就断定这个老师本人出了什么事,于是一个劲的追问我Z最近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了
   我:文字语言一直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工具,危险不在于写的内容是什么,而是在于读的人的当时的感受以及读的人的理解。我一没生气,二没评击,三没称呼过“Z老”,如果字里行间有此词汇,那就是把“师”字打漏了。我这会儿才明白你所谓的Z老师最近怎么怎么的猜测了,他博客里的“干预语言”是对咨客使用的语言,并不是干预他自己,与他本人无关。
   A:我是XXX理科专业的,比较喜欢心理,挺喜欢称呼心理老师、姐的,就如此喽,别“抨击”学生哟。
(到这里,我想应该都澄清的差不多了,只是这一翻澄清颇费了一翻时间和功夫。尤其是你明明没有这个情绪,对方一个劲的说你有的时候确实挺无奈的。)
 
在心理治疗领域,有些人用QQ文字进行心理咨询,还有人用邮件进行咨询,一次邮件多少钱。我就不知道他们的文字咨询里以及邮件里用的是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的,我想我是做不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