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住相

(2009-09-27 12:46:10)
标签:

心理训练

受害者

强迫性重复

心理学

住相

分类: 心理如是说

AAA 09:48:12:在生活中扮演受害角色是什么原因呢
AAA 09:49:01:
大家谈论讨论一下啊
音乐心理训练(1121898904) 09:52:37:一是强迫性重复,二是有获益
AAA 09:53:06:
像细说说好吗
AAA 09:53:52:
详细说说好吗
AAA 09:54:08:
特别是获益说法
音乐心理训练(1121898904) 09:54:34:一是强迫性重复,二是有获益,三是控制
AAA 09:55:12:
一般会受到什么益处呢
音乐心理训练(1121898904) 09:56:32
    一是重复早年的经历

    二是当成为受害者后可以获得其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以及对迫害方的遣责或者其他的惩罚,或者还有更深的获益

    三是自己总是受害者,因此你们都对不起我,我要你们…
音乐心理训练(1121898904) 09:56:50:提供的信息太少了,说不出具体的东西
AAA 09:57:13:
我要你们怎么样?
音乐心理训练(1121898904) 09:58:02:这个要问咨客
AAA 09:58:07:
三是自己总是受害者,因此你们都对不起我,我要你们..
AAA 09:58:20:
你列举几个好吗
AAA 09:58:49:
这三种基本是在一起吧
音乐心理训练(1121898904) 10:00:29:说穿了一句话,在玩投射性认同
AAA 10:00:52:
你能说得详细一些吗
AAA 10:01:26:
在玩投射性认同?我不大明白

音乐心理训练(1121898904) 10:04:42:你问的第一个问题,你想得到什么答案?
AAA 10:05:03:
我在思考我的问题
AAA 10:05:21:
我怀疑我扮演了受害者
AAA 10:07:53:
扮演受害者的症状是什么呢
音乐心理训练(1121898904) 10:09:15:得问当事人
音乐心理训练(1121898904) 10:09:27:受害者的角色有很多
音乐心理训练(1121898904) 10:09:37:症状也很多
AAA 10:09:46:
你能列举一些吗

音乐心理训练(1121898904) 10:10:25:你是想进行对照?
AAA 10:10:34:
是的
音乐心理训练(1121898904) 10:16:17:对照后你想得到什么
AAA 10:16:56:
得到我是不是是扮演着
AAA 10:17:05:
探索我自己
音乐心理训练(1121898904) 10:18:33:嗯,你可以翻书

 

    早上在一个精神分析讨论群里,有位AAA同学和我作了以上这样的对话,他想得到自己一个症状的证明,在一个公开的群里隐藏了自己的信息抛出一个共性的问题并想引起所有人的讨论。我一开始并不知道他的目的,只以为是交流(因为这是个专业的群),就作了相应的回答。后来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AAA高度的关注于问题的答案,并且当我没有及时回应时重复发问题的急迫性让我意识到他并非在于交流。于是我直接问他“是否要进行症状的对照”,对方说“是”,我便知道没有必要再交流下去,因为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他的模式已经陷入到很多人学心理学的误区:“我通过学习来对照自己是否有病”。有一个朋友说,我现在发现看的心理学的书越多,自己的问题也越多,和书上的描述好多都能对应得上,我是不是有这个症状啊?

    在佛教里这叫“住相”,也就是你已经被你自己的问题困住了,陷到你自己的问题里去了。金刚经提到“不住相布施”。譬如一个人,家里很穷,身上只有5文钱,却拿出了这5文钱去寺庙布施;另外一个富人,家里很有钱,每天都拿5两银子去布施。大家说哪个功德大?其实很难讲,关键在于他们内心是不是真正“发了善心”,而不在于表面现象。一粒盐掉落水中,就看不见了,但却又无处不在;一根针掉落水中,它还是一根针,因为它太执着自我。这粒盐的境界就叫“空”,这跟针就是“住相”了。那么我们做人也是如此,需要open的心态,不可太过于“执着”,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整个世界

 

    学习心理学就要不住相,一旦住了相,便失离了本来的用意,难以获得全面的知识,也谈不上灵活的把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