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湖大举之风貌

(2009-09-08 21:27:52)
标签:

大举

含笑树

村口

腰门

紫湖

休闲

    从紫湖往东,爬过一座山脉,就到了边山。边上只是一个统称,在这个盆地里有川桥、大举、程村,再过去就是浙江开化的桐村乡了。

    大举从川桥的左边进去,有人口一千余人,分布在长十几华里的一条小山谷里,因时间关系,最远的自然村没去,到半岭就返回村部了。为何叫大举还有一个典故(哈哈!三清樵写好,我复制过来)

    明末清初,晋安的一些富户,为避倭寇,迁来紫湖。怎么个富法,老吴说,把家藏银元铺在路上,可以从紫湖铺到苏州。乾隆年间,有一秀才名吴瑛,天资聪颖,饱读诗书,但幼年失怙,体弱多病。为了光大门楣,他参加秋闱,一举成名。次年会试后,副主考认为吴瑛所作为头等文章,拟定为“会元”。但主考收受四川举子的贿赂,意把吴瑛置于第二。副主考愤愤不平,划掉吴瑛名字,欲让他下次再考,无论如何要夺得第一。吴瑛落榜回家后,吐血数升,一病不起,再也未能应试,终身止步举人。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离大举小学不远,还有一座颇为气派的古建筑“至德堂”,门前立一旗杆墩,据说村里共有这种墩子八座,我见到的只是其一;该旗杆墩上刻着“恩科,吴瑛举人,乾隆某年”字样。恩科是皇家遇庆典而特别开科得加试,一般皆能中得。吴瑛恩科中举,实属幸运,会元之说是否属实,不得而知。

 

p1:川桥村貌

紫湖大举之风貌

p2

紫湖大举之风貌

p3:去大举的路

紫湖大举之风貌

p4

 

紫湖大举之风貌

p5:这是有三百多年的含笑树

紫湖大举之风貌

p6:现在已很难看到的腰门

紫湖大举之风貌

p7:三进三堂的老屋

紫湖大举之风貌

p8

紫湖大举之风貌

p9:大举村口

紫湖大举之风貌

p10:半岭村口紫湖大举之风貌

 

p11

紫湖大举之风貌

p12:用竹片做的房子

紫湖大举之风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