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拾遗补缺

(2011-10-09 08:06:09)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拾遗补缺作者:柳天

前篇文章只是挂一漏万地谈了一下我的想法,此文想做一点拾遗补缺的工作,以免朋友们以为我私秘不宣。当然,遗的部分无法补(因为太多),缺的部分尚可尽力完善。

    1、内伤发热胜似伤寒:有的患者外出遇风寒,恰巧回来后就发热,此时很容易认为是感冒。患者不知,医者却不可不察。若只是发热、纳呆,身体倦怠,而无形寒头痛、鼻塞流涕的症状,医者就须看舌号脉、问大便,若舌淡、脉虚数、平素便溏,则应考虑是气虚发热,可用补中益气汤;若兼头痛,可用当归建中汤。

2、阴虚感冒:七味葱白饮(葱白9g、葛根15g、豆豉6g 生姜3片、麦冬9g、熟地15g.

3、阳虚感冒:再造散(黄芪15g、人参6g、桂枝9g、甘草6g、熟附子9g 细辛3g、羌活6g、防风12g 川芎9g、煨生姜3片。)

4、感冒兼高血压:风寒外感,一般要避免用麻黄、桂枝。风热感冒可用桑菊饮(桑叶、菊花、薄荷、桔梗、杏仁、连翘、芦根、甘草)加葛根。

5、慢性胃病患者感冒:香苏饮(紫苏、香附、陈皮、葱白、生姜、甘草)加防风、浙贝;或香苏饮合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生姜、大枣、炙甘草)。

6、冠心病患者感冒: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菖蒲、远志、柏子仁。

7、慢支、肺气肿患者感冒:有汗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无汗用阳和汤(熟地30g、桂枝9g 麻黄6g、鹿角胶9g、白芥子6g、生姜3片、 甘草6g加厚朴、杏仁。

我平常喜欢用的方子:

1、神白散:白芷、甘草、姜、葱、豆豉。

2、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

3、杏苏散:紫苏、杏仁、前胡、桔梗、枳壳、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姜、枣。(适用于咳嗽痰多)

4、香苏饮:紫苏、香附、陈皮、葱白、生姜、甘草。(适用于胸闷气滞)

5、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风寒兼表湿)

6、霍香正气散:藿香、紫苏、桔梗、厚朴、白术、陈皮、半夏曲、茯苓、大腹皮、生姜、红枣。(风寒兼里湿)

7、桑菊饮:桑叶、菊花、薄荷、桔梗、杏仁、连翘、芦根、甘草。(温病咳嗽)

8、银翘散:银花、连翘、豆豉、荆芥、荷叶、牛蒡子、桔梗、芦根、甘草。(温病发热)

9、桑杏汤:桑叶、杏仁、象贝、豆鼓、栀子、沙参、梨皮。(温燥)

10、新加香蕾饮:藿香、厚朴、扁豆、银花、连翘。(暑邪挟湿)

11、 王氏清暑益气汤: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王孟英)

12、感冒兼扁桃体炎:薄荷3g(后下)、杏仁9g、连翘6g、象贝9g、桑叶6g、甘草4.5g、赤芍6g、蝉衣3g、炙僵蚕9g、桔梗3g、马勃1g、牛蒡子6g、芦根15g.

    重感冒可用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杏石甘汤(寒包火)、白虎汤、白虎加桂枝汤。但值得注意的是:1)伤寒直中,盖其人阳气素虚,阴气虽盛,不可温散,因阳虚汗易出,应急用姜附回阳破阴。2)疮家、亡血家、阴虚者、酒鬼不可发汗。3)大青龙汤不可多次连用。
   
另外,如小儿热感冒用升降散化裁、产妇感冒按虚人感冒论治(如桂枝加人参芍药生姜新加汤)、空调病按寒包火论治[如越婢汤(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炙甘草);兼湿用越婢加术汤,兼阴虚合增液汤(生地、元参、麦冬);有汗,桂枝白虎汤],流行性感冒用蒲辅周速解流感饮。

        总之,感冒须按伤寒、温病学理论辨证论治。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