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叁师斋 敬拜张海师傅等恩师

(2010-11-10 14:49:55)
标签:

转载

    

                叁师斋敬拜张海师傅等恩师

  

   2005年12月21 日晚到河南省政府 16 号家属院(原住文化路北段,此为临时住处)敬拜书法泰斗、当代王羲之、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为师傅(实际上, 10多年来,一直受到张海先生之亲诲,获益良多)。这是我书法生涯中的一件大事。自己虽然是高校副研究馆员(副教授),在高校教书法30余年,但拜师后更感到学无止境。后来,同道和学生尊我为“小张海”,我也颇感荣幸,随之也就笑纳了。这自然是沾了先生的光,似乎也占了“张”姓和名字中“江”字的光。登堂入室,格物致知,我当与同门同道共勉。

      

   1974年12月9日,敬拜河南省渑池县名老中医张经俭先生为师傅,攻读《伤寒论》。

      

    2004年4月17日敬拜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国家级钧瓷艺术大师晋佩章先生为师傅。

   

     三位恩师德艺双馨,其教诲与深情,深铭肺腑,永志不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当终身以敬父辈之礼敬之。因此,我将我的书房命名为“叁师斋”。   

    

    另,在书法上,除了恩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对我帮助很大外,陈天然先生、毛秉乾先生,对我帮助也很大。而且,他们两位的书法,我也借鉴了几分。三位先生对我厚爱有加,都给我亲笔题过词。张海先生给我的亲笔题词是“心手双畅意涉瑰奇”, 陈天然先生给我的题词是“为张贵江书法题法严意醇 笔尽其妙”,毛秉乾先生给我的题词是“贵江同志书法  形神兼备 风韵天成 ” 。所以,尽管没有正式拜陈天然先生、毛秉乾先生为师傅,但我一直以师礼尊之敬之。因此,叁师斋”也是纪念有恩于我的这三位书法先生。

   

   有时, 叁师斋也用做我的笔名。  

           

 

 

   附 1、对立统一规律在书法中的运用   (已经正式发表) 

  

    书法中充满了矛盾,充满了辩证法。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和《谈谈辩证法问题》两篇文章中,明确提出并阐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在书法中,美的本质就是深蕴其中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

   笔画的长短、粗细、曲直,用笔的中锋侧锋、涩疾、顺逆、提按,用墨的浓枯,结构的高低、大小、整齐与错落、匀称与布白、虚与实等等,无一不是既对立又统一在这个矛盾体上。正是这种对立,才使之生动;正是这种统一,才使之和谐。

   1、笔画

  笔画是构成书法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如果不把笔画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矛盾处理好,是不可能产生美的感染力的。无论是在一个笔画中,还是在一个字中,都要解决好这些矛盾。如横画的头尾部分较短,主题部分较长;起笔尖,尾部钝;头尾部分的中间较粗壮,显得结实有力,而主体的中间部分较细,显得条达舒畅;横的下部是圆心下的弧,而上部的左右两端是圆心在上的弧,中间部分则大体是一条斜线;横画逐渐向上,显示了动态美,但也容易失去平衡,而尾部用重按的手法。造成粗壮的点,使之产生动态美,又稳如泰山。形如枯枝,就谈不上美学情趣了。笔画的粗细基本上决定了字的肥瘦,粗则肥,细则瘦。既要做到有肥有瘦,又要做到“瘦不露骨,肥不露肉(项穆《书法雅言》)”。否则“肥则形浊”,“瘦则形枯(姜虁)《续书谱》”。

在一个字中,如“青”字,六个横画的长短粗细处理都应是错落有致、相映成趣的。没有对比,也就没有了艺术效果。当然,只对立也不行,横画的对立(如长短)过分了,也不和谐。

   2、用笔

  用笔是十分重要的。中锋取劲,侧锋取妍。涩使笔画沉稳厚重,富有质感。疾使笔画气脉畅达,来去自如。蔡琰曾说:“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疾涩二法,书尽妙矣”。然涩责凝滞,太疾则浮滑。故深谙此道的孙过庭在《书谱》中指出:“留不常迟,谴不恒疾”。在书写的方向上,逆锋使笔画浑厚沉着,力量内敛,即“藏头护尾,力在字中(后汉蔡邕)”。顺锋用笔,使力量顺势而下,形如破竹。在书写的动作上,提按笔不仅使笔画产生粗细肥瘦的形态变化,且提之以舒神,按之以聚力。提按二法要结合起来,即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正如刘熙栽在《艺概》中所言:“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须实按。使能免堕、飘二病。”值得附带一题的是,提笔尚可调顺笔锋,以免绞成一团,此即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所说的“提锋按转”。

   3、用墨

浓与枯是用墨的核心。浓墨能产生静的力感,厚重稳健,扎实大度。枯墨能产生动的力感,奔放空灵,避免轻佻浮滑,且能开辟新的意境。二者结合起来,则意趣天成,妙不可言。当然,墨分五色,也要注意墨的浓与淡。

   4、结构

  在字的结构上,低与高、宽与窄,小与大,整齐与错落,匀称与布白、虚与实等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如“教”字,左高右低,左大右小,既整齐又错落,既要注意把笔画、部首搭配匀称,又要注意留下右边反文的上方、下方的空白处。实处(左边)茂密而不逼塞,且显疏朗之意,虚处(右边)清旷而不稀落,又见错落之韵。这种有虚有实、虚实相结合的守法,能极大地丰富书法的表现手法,令人品味不尽。所谓“匀称”,不是一概左右上下平齐。否则,便显得呆板蠢笨。

   在整幅作品中,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爱你,正文与落款之间,黑字与红印章之间以及整幅作品反映出来的动静、刚柔、舒敛、虚实和艺术风格等等,都充满了对立,必须使之统一起来,相互映衬,浑然一体,才能产生令人愉悦的和谐美。只注重一方面,是片面的,也就谈不上书法的意趣了。

      

                         

 

                      

   附 2、书法随想    (已经正式发表)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魂宝,是典型的东方艺术。

    中国书法——特殊线条的艺术……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净化了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它们竟成了中国各类艺术和表现的魂灵(见李泽厚《美的历程》)。魏晋时代的成公绥,曾对书法作出了“烂若天文之布曜,蔚弱锦绣之有章”的高度礼赞,并发出了“工巧难传,……一何壮观”的感叹。千百年来,书法艺术将无数古今中外人士征服的如痴如醉,并绾结了无数感情的纽带,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绚丽的篇章。

     书法艺术是随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今天,书法艺术正在悄悄步入每一个普通家庭,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

    我自幼练习书法,三十年来恪遵父训,博采众长,摹二王,勾汉隶,临欧虞,习颜柳,孜孜矻矻,夙兴夜寐,丝毫不敢也不愿懈怠,每当得到独出性灵、极富美感且内涵丰饶的字帖,往往拍案称奇,日夜萦之。在书法上我追求的艺术风格是:楷书,法度严谨,方整遒健;隶属,敦厚安静,匀称中和,雅正舒缓,或不拘一格,内含筋骨;行书,率真质朴,气脉畅达,信笔写来,如行云流水;草书,苍劲倔强,萦迂摇曳,笔意奔放,豪迈不羁。

   另,在三十余载的书法教学中,我发现毛笔太软、钢笔太硬,对初学者不适宜,而铅笔软硬适度,具有较丰富的表现力,适合初学者使用。低年级学生上课时不都是先用铅笔吗?铅笔书法不仅可以做为毛笔、钢笔书法的基础,而且她本身就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只独立的赏心悦目的奇葩。

     继而发现如果字帖的字小了,则初学者很难精确的摹写出字的笔画与结构,更谈不上把握其神韵了。所以,摹写的时候,字帖的字要大一些。

      祝师傅、前辈及博友们好!

      愿好人及您全家平安幸福!

      祝我的学生们好!

 

                                                张贵江  于郑州 叁师斋

                                                       2009.6.29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