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招聘会设门槛:起薪不足三千不得入内
(2013-06-30 09:35:37)
标签:
招聘技能大赛杂谈 |
分类: 今天没有新闻 |
全国职校技能大赛招聘会为用人单位设门槛
起薪三千以下的单位不得入内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6月27日 01 版)
http://zqb.cyol.com/html/2013-06/27/nw.D110000zgqnb_20130627_4-01.htm
本报天津6月26日电(记者张国)正在天津出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今天对记者透露,大赛专场招聘会针对用人单位设定了门槛——“中职薪酬低于3000(元),高职低于5000(元)就不要进入会场了”。
据介绍,这样的起薪,超过了不少正在求职的研究生的预期。
尽管设置了门槛,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招聘会的规模仍然创下新高。据悉,6月28日大赛闭幕后,将有众多国有大型企业到天津现场招聘,其中包括一些外地的名企。
为获奖选手举办专场招聘会,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2008年设立以来的固定项目。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等大赛主办方对过去5年的获奖选手做过统计,发现这些“技能状元”的就业情况呈现出就业率高、就业对口率高、就业社会认可度高、发展前景好的“三高一好”特点。
据葛道凯介绍,2008年~2012年共有13828名选手获奖,他们的就业率达到99.33%,就业专业对口率平均达到90%以上。其中,在国有企业的占23%,在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占14%,在外资企业的占7%,在民营个体企业的占55%(其中4%自主创业)。高职选手的平均起薪是5000元,中职选手的平均起薪是3000元——这成为今年招聘会的起薪线。
葛道凯说,就业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检验教育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依据之一。而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工程”重点建设的39所高校。
“这组数据出乎我的意料。”葛道凯坦言,我国多年以来的社会认知是,大专比中专就业好,本科比大专好,硕士高于本科,博士高于硕士,越往“上”越高。而这组数据“颠覆了我十几年的认识”。
今年年初,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发布的国内第一份《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也显示,自2007年至2011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而2009年、2010年、2011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分别为87%、90.7%和90.6%。这份报告指出,中职毕业生是我国由“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结构红利”转变的重要力量。
技能大赛获奖者起薪超硕博
本报记者 张国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6月29日 01 版)
http://zqb.cyol.com/html/2013-06/29/nw.D110000zgqnb_20130629_4-01.htm
如同主办方设定的那样,今天在天津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招聘会上,高职生起薪5000元、中职生3000元属于“最低配置”。一家从外地赶来招聘的用人单位打出了“不少于7000元”的起薪,成为全场最高。也有企业承诺,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月薪可望上万元。
来自四川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派出了强大的招聘阵容,也提供了最多的岗位。该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承诺,作为事业单位,“工作稳定,福利保障制度完善”,新进职工的年收入,大学专科生不少于7万元。该中心在计算机网络应用、电气安装与维修、数控加工技术等岗位需要招聘17名高职和中职毕业生,提供的月薪均为6000元。
天津二十冶建设公司招聘负责人刘贺很奇怪,因为记者都会指着展板上的5000元起薪一再追问。他说,很多人都对这个数字感到怀疑,毕竟如今学士、硕士、博士的起薪也未必能达到这个水平。他对记者坦言,该公司招聘的有些硕士生也拿不到这样的待遇。据介绍,该公司招聘本科毕业生的月薪为4000元至4500元。
二十冶建设公司是中冶集团的下属企业。刘贺说,企业希望吸引到“高端高技能人才”,给的待遇不低,要求应聘者的水平也不能亚于本科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那些普通高校学生“有说服力”。他连续4年参加了技能大赛招聘会,录用过两名一等奖选手,今年又带来3个名额,收到24份简历。此前录用的两名选手都是外地高职生源,进入公司后表现非常出色,月薪已经升到六七千元,业务上也成为骨干,其中一人还转到了管理岗位。
刘贺认为,技能大赛选手本身是优中选优的,招聘他们入职,对用人单位来说会直接降低培训成本。
今天上午大赛刚刚落幕,许多选手为企业带来了新鲜添上比赛成绩的简历。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风光互补发电”项目一等奖选手谷永伟,已经拿到保送读本科的录取通知书,但他还是到招聘会现场,希望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他说,出于个人的兴趣和家庭原因,希望自己早点参加工作。
山东烟台职业学院学生牛西军和马衍宁有选择地投出了几份简历,这对搭档刚刚在高职组“电气自动化安装与调试”项目上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希望在天津找份合适的工作。19岁的牛西军说,比赛成绩不如他们的预期,但是他们的就业压力要小一些,毕竟通过参加比赛,他们的水平提高很大。参赛但未获奖的选手相对来说压力更大一些,从现场报出的起薪来看,他们要比获奖选手低了一个档次。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人事教育部负责现场工作的李科副处长说,他们看好大赛选手“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给出六万到十万的年薪他们也觉得值,尤其是企业的紧缺专业。5年来,这家单位从大赛招聘了百余名获奖选手。
这场招聘会吸引了53家单位参加,包括国有企业31家、事业单位6家、民营企业8家、合资企业8家,共提供496个岗位。由于许多获奖选手已经获得保送升学机会,心里不慌,这场招聘会现场并没有出现人头攒动的景象。选手们简历投得随意,用人单位收简历也很轻松,双方都有充足的挑选余地。整场招聘会持续了不足两小时,未出现排队景象。
本报天津6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