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劳模能上大学
(2009-11-12 10:17:54)
标签:
劳模天津大学网络教育教育 |
分类: 今天没有新闻 |
天津劳模上大学
读书机会“奖”给贡献突出的劳动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1-12 [打印] [关闭]
本报讯(记者张国)肤色黝黑的园林工人王三和,日前在天津大学注册了学籍,这位2008年度天津市劳动模范,在51岁的年纪又开始了自己的本科学业。
他的同班同学来自各行各业的生产一线,从邮递员到建筑工人,最大54岁,最小26岁,全班73人,均为劳动模范,因此称作“网络教育劳动模范班”。
从2008年春季开始,天津市总工会与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推出了面向劳动模范的远程教育项目,开设物流、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学、财务等专业,第一届学生104名,今年已是第二届。天津市总工会副主席黄淑玲说,开这个班级,有必要、有需要。
学习机会,是对劳动模范的特殊奖励。他们当中,毕业于高中、中专或技校的,可选择攻读5个大专专业,如果已有大专学历,则有6个本科专业可供选择。学费平均每年约为4000元,但无需自己负担,市总工会和工作单位各出一半。
王三和大专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不过那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天津大学没有园林专业,他选择了与本职工作较为接近的公共事业管理。对于新的学习生活,他很憧憬,也很有信心。
开学典礼上,校方提醒新同学,从今天开始的两年半时间里,他们将学习大量课程,其中不少要靠自学,教授们为此制作了专门的教学课件。由于学习安排的弹性,他们不必脱产学习,也不必担心误工。
根据教师的观察,劳模班的首届学生,与同院的其他远程教育学生相比,组织纪律性强,学习自觉性高,预计有90%能够在2010年毕业。
40岁的外来工劳务队长戴景明,如今是一家千余人的大型劳务公司的经理,两次当选天津市劳动模范,今年被评为60位“感动天津人物”之一。但他觉得,自身的文化水平限制了企业经营的拓展,于是今天重回课堂。他说:“不仅工作中当劳模,学习上也要当模范。”
读书机会“奖”给贡献突出的劳动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11-12 [打印] [关闭]
前一篇:北大欢迎公众监督“校长推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