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门峡行

(2017-06-29 09:56:31)
标签:

旅游

分类: 屐痕处处

                 三  门  峡  


六十年前,当我初到三门峡时,只见在一片比较平坦、开阔的黄土塬上建有几座楼房,那就是水电部部属“黄河三门峡工程局”的办公大楼及家属住宅楼,当时我们叫“新城”,这里就是现在的三门峡市市中心。当年,为了建设三门峡大坝,从全国各省抽调了部分干部来这里支援建设,我跟着大姐一家来到这里。后来,为了离大坝近些,我们搬到“大安新村”,这里居住的大部分职工是从刚建完东北“丰满水电站”后调到三门峡的,他们到坝头上班均要乘坐铁路分局的火车。工程局下属有筑坝共三个分局、机电分局、铁路分局、汽车分局等分局。因历史上的连年战争,这里的植被破坏极为严重,四周望去,都是光秃秃的黄土山,难得看见廖廖无几的柿子树或农民家窑洞前的一、二棵枣树,遇到大风的天气,遮天蔽日的黄土尘扑面而来。现在,除了三门峡大坝外,其他的都难觅踪影,城市四周种植了大量的防风、防沙林,市内街道整洁干净、绿树成荫,特别是在“三门峡大坝景区”内,遍植月季花(市花)和玫瑰花……

六十年的变迁,令人惊叹!

一座大坝的兴建,一座城市的崛起。三门峡市是1957年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 —— 三门峡大坝的兴建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也是沿黄城市中距黄河最近的一座城市。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即由此得名。现有人口226万,是一座地级市。中国一艘056护卫舰命名为“三门峡”号。

在三门峡,我们只安排了两天的行程,第一天上午游览了“三门峡大坝景区”,下午参观了“虢国博物馆”;第二天上午游览了“天鹅湖湿地公园”,下午乘高铁前往洛阳。

为根治黄河千百年来的水患,1957413,举世闻名的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兴建,1957年年底截流成功,1960年建成。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拦河控制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人民治黄事业的一次伟大实践,被誉为“新中国大坝建设的摇篮”。三门峡大坝是委托“苏联老大哥”设计的,设计者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涛涛的黄河水每年都要携带大量的泥沙向东奔流注入黄海,截住黄河水的同时,也截住了大量的泥沙。雪上加霜的是,1960年因中苏关系恶化,援建的苏联专家携带图纸全部撤回,这给我国水利建设者们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为解决蓄水运行后泥沙严重淤积问题,1965年增建“两洞四管”,1969年按照“合理防洪、排沙放淤、径流发电”的原则进行改建,打开8个施工导流底孔,并安装了五台总容量为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但直到1973年才开始正式发电。经过种种磨难,大坝终于在黄河下游的防洪、防凌、灌溉、发电、供水和减少河道淤积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

去三门峡如不到三门峡大坝,就像去北京不到八达岭长城一样,不无遗憾。 

从市区出发,走一条新修建的公路到大坝,大概需要半小时的时间。市区渐行渐远,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片苹果园,翻过一座座黄土小山,经过一个个住人或荒废的窑洞,终于望见蜿蜒的黄河,在阳光下像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奔向前方。

进入大坝景区,只见雄伟的三门峡大坝将黄河拦腰截断,大禹治水开凿的人门、鬼门、神门已与大坝溶为一体。上游,高峡平湖、碧波荡漾;下游,矗立着的中流砥柱、张公岛、梳妆台、黄河古栈道都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千年古峡已成为黄河上的旅游胜地。

1957年至1961年,我在三门峡生活了四年。1961年,我就读于“黄河三门峡工程局中学”,当我完成了初中一年级的课业后,准备回福州前,专程前往坝头,向“三门峡大坝”告别,只见“高峡出平湖”,往日混浊的黄河水已变清变绿了。可以说,此次的“三门峡行”是一次怀旧之旅。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WipFoW86&690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UciAMC46&690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UlnTSY84&690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UnTqfDa9&690
三门峡大坝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Xc6scO7a&690
       高峡出平湖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UHkB2kf4&690
      坝顶,北边是山西。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UXnUeD23&690

  乘电梯到坝底,背后是泄流(沙)孔,每年6至10月排水(沙)时,河水和泥沙从这12个孔奔流而下,很是壮观,犹如黄河壶口瀑布。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VrmPOra3&690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W3dbq9c9&690
        下游的中流砥柱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WpA9yW8a&690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WBc5bF57&690
       坝底的水晶宫,廊桥底下喂养各种各样的鱼。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WKylXefc&690
       一块截流石重达25吨。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WTHmU383&690
       坝区内种植了许多月季花(三门峡市花)和玫瑰花。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WZ3ljx47&690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X3zEA3d3&690

http://s15/mw690/001Lc0QLzy7RxX7RVKX6b&690
       陕州公园里的天鹅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西安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