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语文选入陶渊明的一篇辞赋:《归去来兮辞》,文中有“景翳翳以将入”一句,书下的注释为首先翻译了这个句子“阳光黯淡,太阳快要下山了”,还具体解释了“景,日光”。但在教学实际中,有的同行认为应当读为yĭng,,通“影”,理解为通假字。那么这个“景”字到底该怎么读呢?
《说文解字》:“景,光也。从日京聲。”这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从日从京,京亦声,意思是日光高照。由此看来,“景”本义指的是日光。在第4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景”的第一个义项就是“日光”。如《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中的“景明”就是“阳光明媚”的意思。引申为“景致,景色”之义,如《西厢记》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又引申为“景况、情况”,这个意义今天延用最多。因为“景”字从“京”取义,又有“大、高大”义(《说文》:“京,人所为绝高丘也。”)。如《诗经•小雅•小明》:“神之听之,介尔景福。”古代皇帝诏书所谓“承天景命”也是这个意思。
以上意义均读jĭng。
有日光必有影子,因此“景”生发出“影子”的意思,这样“景”字一身兼有“日光”和“影子”两个相对的意思,于是造成了言语交际的不便,因而后人造出“影”字来分担“影子”这一意义,这是分化字的一种。在“影”字产生之前,这个字的工作是由“景”兼职担任的。所以古书中有的“景”读作“影”,为的是用读音来区别意义。如《史记•陈涉世家》中的“赢粮而景从”的意思是说“背上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在这个意义上自然读yĭng。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景翳翳以将入”中的这个“景”应当读“jĭng”才对,而不应当被视作通假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