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随笔】思索,归隐于大地(连载8)
标签:
参照物随笔大地心里话饱汉杂谈 |
分类: 随笔 |
思索,归隐于大地8
我还注意到我们的另一种心里,容易自我欣赏,陶醉在自己的状态里不能自拔。所以容易跟结识的同趣之人看齐,相互推捧。
很明显的结果,要么互相提升认知,要么集体败落——维持在固有的水准线上。
以上是《思索,归隐于大地7》的结尾。——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谁都想寻觅志同道合的人。志同道合的人,有着共同的心里话。但是,不可否认,如情人一样观看对方。
在情人的眼里,得不出否定的意思。要不然你们不会成为情人。
思想最好是碰撞。平地容易行走,驰骋天下,当然是笔直的道路顺畅。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时候才能看出谁是勇者。赛场上,方显车手的记忆。思索也是在困苦中诞生。
孔子遍游天下,没少吃了苦头。迂腐至于盗泉之水不喝。饥渴的滋味,恐怕比今人诸如你我体味的更深。所谓饱汉不知道饿汉子饥。同样想到,事非经过不知难。冥思苦想,是那种专业的精神,我们现在学不来,至少大多数都学不来。
议论,始于话题。什么样的话题是你自己掌握不了的。我们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媒体摆出老大的架子,告诉你什么该关注,什么不值得注视。
你心里可能有话要说,也得是在人家预留的评论空间里。附和也罢,反调也好,在大前提的前面,你不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都说我们要自己个思索,我也赞同这种观点。可是,我们能逃脱外界在心灵里烙下的铁印吗?这里不探讨什么主义,唯心与唯物是哲学的范围,我现在还不想高攀。
是生活逼迫我们思考。生活就是我们思考的参照物。你怎么才能看出物体是运动的?物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需要参照物。
当然还有朋友。因为朋友那里有认同感存在。谁都害怕孤单。那是一种危险的境地。当然对于那些以纯粹的态度思索的人来讲,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我们总要忙碌,只有闲暇才可成为自己。
其实,我还是这种主张:同道为朋,陌路为友。也就是说,朋友即是志向情趣一致的人,也是那种说起来还是陌生的陪伴。
我们有自己的“气场”。拉帮结伙,无非靠自愿和强横组织一个帮派。单靠人气,单以人的胸襟征服四方从众,很少很少。我们希望在一块聚聚,我们谈论的话题,是多少年前的旧事。对于别后,互相知些皮毛。互通电话一番,简单的含蓄,我好像了解你目前的现状。
可是,真这样吗?没有几个人可以真心实意地论说自己的状态。只有拔掉一层皮,你才能解释自己的面目。痛苦的引申,不在于暗疤,而是明显在眼前浮现。当面的锣,一敲就响。面子抹不开,心里话就在云霄搁浅。点头哈腰,不是奉承,而是不敢说话。嬉皮笑脸,也是遮掩真实的内心。岔开话题,更是刀枪不入的修炼。千锤百炼的是文章,是武功,是…心灵的老茧。伸手不打笑脸人,谁也不愿意说出在嘴边挂着的话。童言无忌,因为不晓得轻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