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使地球更象个村落,只要能上网,那么就无需等待、无需远行,轻松实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即时通讯和博客等也使得地球村的民众沟通无障碍,大大扩展了表达和交流空间。现在,又兴起了微博,又多了一条渠道。
国际上最知名的微博网站是Twitter,目前 Twitter
的独立访问用户已达3200万,日均访问量已近2000万人次。Twitter这个名字真是最适合做微博网站的名字了!Twitter的意思是鸟鸣声、喋喋不休、慌张、啭、摆动、唧唧喳喳地讲、抖动等,这一个词概括了微博的主要特征:家常、流水帐、简短、迅速、尽可能多地传播。国内的微博网站都是模仿Twitter的模式,连名字也都很象:随心微博、饭否、做啥、嘀咕、叽歪、滔滔、分享、贫嘴等。
目前对微博的褒贬兼有,其实各有所好、各取所需,喜欢就用用,不喜欢就不用,没什么好争论的。我相信微博会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它非常适应追求快速高效的现代社会和信息化的共享。微博可以和手机等其它通讯手段绑定同步更新,遇到突发事件可以迅速通过网络传播。
微博因为有字数限制,所以不得不简洁。但很多人的微博流于吃喝拉撒睡般的无聊流水帐,那除了特别关心自己的至亲好友,别人是不会有兴趣看的。明星例外,很多追星族就是关心明星们的一举一动,不会觉得无聊。所以微博非常适合明星们使用。政治家、新闻记者也很适合开微博,以及企业家、网店等,发条行程、新闻、会议通知、新产品更新等。最好政府部门所有的公务员强制建立微博,能更好地体现政务公开、公正、透明。
象现在咨讯这么海量,各路媒体报道来报道去,世界大事儿也不过就那些罢了,大可就浏览下一句话新闻、内容提要、标题等,不必一一细看。微博正好符合这类“提要”式的信息特点。
微博也可以出彩。中国的古汉语就很简洁,成语更是寥寥几个字就包含了一段很长的典故。孔子的《春秋》微言大义,短短一句话就概括了历史大事,可以当做微博的范本。手机短信出了不少精彩的原创文字,同样也必将产生大量的精彩微博。
微博也可以博大精深,做成大规模、有深度的产业,激发一连串的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连琐反应......
不过,这篇关于微博的文章,却无法用微博来写。因此,还是那句话“各取所需,选择微博”——这句话很“微博”啊,权当赠给方兴未艾的微博产业的广告词吧。再来句“言简意赅,微博原创”,可以当作微博大赛的宣传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