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津和剑桥Oxford&Cambridge

(2009-07-09 12:46:16)
标签:

原创文学

摄影艺术

人文视野

生活文化

旅游见闻

英国大学

随笔杂谈

风景

分类: 住在英格兰LivingInEngland

   牛津和剑桥Oxford&Cambridge

    英国的大学以牛津和剑桥最为著名,与清华和北大在中国的地位相似。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所在地分别是牛津市和剑桥市。

    牛津是英语世界里最古老的大学,建成具体日期不详,但至少上溯至11世纪。1209年,在学生和市民中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之后,一批牛津大学的学院派逃到当时剑桥镇的东北角,建立了剑桥大学。两所大学从此开始了长期的竞争。

    我们先游览了牛津,开车到停车场,再乘专用大巴到各处转。整个大学并没有明确的围墙界限,和所在的城市融为一体。学院的建筑上有些标志和名号,多宏伟坚固,彰显着雄厚的底蕴。地上雕刻的宝剑格言令人难忘。古老的教堂,已成为博物馆,都是免费参观的,还提供细致的咨询服务,女教士特意送给我一份中文介绍!街上一派多元文化的气象:在千年建筑下,有黑人乐队的激情歌舞;在古老的邮箱旁,有苏格兰人悠扬的吹奏,在时尚艺术店铺的橱窗上贴着中式的剪纸……而在环河上,那一只只游船,竟然真的承载着一个个的家呢。

     时见步履匆匆的学子,有很多中国人的面孔。据说大侠金庸最向往牛津的文化氛围,特地在此购房居住,还做了一段研究学者。尼尔的一个学生开提雅正在牛津读金融学,但当时和波兰一家人在一起,游了一整天还意犹未尽,也没顾上和她见面。

     访剑桥,就不能不想起徐志摩,那首《再别康桥》风靡了一个世纪!我到英国前,也有个朋友引用了“康桥的柔波”作诗赠别。康桥并不是桥,而是剑桥的音译,更近于英文的本音。但意念中,还是不由得对拱桥流水、夕阳金柳多加了几分留意。许多中国游客在桥上留影,想必也是心怀诗情吧。

     剑桥是幽静的,宽阔的绿草地,精心打理的花园,一座座宁静的建筑,都只听到鸟鸣啾啾。正在上课的学院门口,会立一个礼貌的提示牌,请游人或肃静、或回避。

    也有很多教堂博物馆,我们进了个最大的,里面的典籍、文物很丰富,甚至还见到一鼎来自中国的三足香炉呢。尤其很多巨幅油画,配着详尽的文字说明,生动仿佛有灵,令我观之不舍离去。尼尔说,想来什么时候都可以再来。

     一天的走马观花,也只能抓个凤毛麟角罢了。我们交流了感想,都觉得牛津更多旅游景区的繁华,剑桥更有平和的书卷气。牛津锋锐如剑,剑桥宁静如画。牛津多元雄霸,剑桥深邃优雅。两所大学离我们的住所都是40分钟左右的车程,我们都愿意多参观多领略。

    据说金庸和徐志摩有亲戚关系,诗人已随康桥的柔波逝去,剑侠还宝刀不老。不知住在牛津的金庸,是否也偶尔念及诗中的剑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