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英国也有焰火节,而且由来已久。1605年,一个叫盖·佛克斯的人想在11月5日炸掉英国议会和国王,准备好了很多炸药,但被发现并人赃并获,他于次年1月被吊死。几百年来,还有无数关于盖·佛克斯的民谣。为了庆祝这个阴谋被粉碎的胜利,11月5日就成了焰火节。最初的纪念活动只是在当晚点篝火,歌舞一番,后来加入了焰火。但其实焰火节真正地形成有更多的古代传统:如一种看法认为起源于古时异教徒的新年开始于11月1日,这也标志着冬季的第一天。焰火的光热能够驱除邪恶,祈降福祉。这种说法与中国过年放爆竹的意思相近。
焰火节前后延续约半个月。从十月下旬,每到晚间,我就总听到嘭-嘭的放焰火的声音,偶而看到天际升起一团亮光,以为是什么人家在开晚会或庆祝什么,也没在意。月底的一个周末,我们去看望尼尔的母亲,晚上到布拉德.斯第而斯海滩,据说有焰火燃放。夜色浓郁,一路静悄悄地,不时有几个焰火的亮光冲上天空,东南西北都有,此起彼伏的,那是各家在花园里放的。海滩也是静悄悄的,令我们犹疑是否真有活动。哦,升起了,一簇,两簇、几簇齐发的,绽放在夜色中,反而更增添了静谧。放火观火的人一共也不过二、三十人,很安静。想起一本书名《她比烟花寂寞》,大概是取义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吧。对我而言,在烟花绚烂中感受大海的深沉是很美妙的。回去的路上,还是处处响亮——又响又亮,似乎有一炮烟花就开在头顶似的。哈-还真的有什么东西掉在脚旁!拣起一看,原来是个橙色的锥形壳子,尼尔说这代表着幸运,随后他掐了朵小花儿放入这小壳中,算是给我的礼物。回去尼尔的母亲说他姐姐刚打过电话,提到焰火是中国发明的,是吗?我说是呀,两千多年前中国就燃放烟花了。
11月2日,在弗兰兹谷公园,是官方举办的最大的焰火活动。那是在一个大湖边,呵,也是人山人海的。孩子们摇动着焰火棒,
在人群中闪闪发亮。我们很轻松地走到正中间最前处,湖心两只白天鹅还在悠然游动呢。喇叭里想起了组织者的声音,宣布焰火燃放开始了!对岸几个消防员打扮的工作人员交替忙碌着。砰!巨响声中,数道金光冲上半空,化作无数金色星雨洒落湖面,红光、蓝光、绿光、白光……姹紫嫣红,如春花灿烂,如繁星点点,更有如蛟龙升天,仙女散花,团圆锦绣,珠落玉盘……有几种是我以前未见的,盘旋如矫龙的,明珠连着银带的,鱼鳞般的波状,交错变幻,叹为观赏。真是:湖光夜色烟花灿,人海群情佳节欢。后来看新闻,当晚看烟花的人有2万余之众,燃放烟花30分钟,但一点也没有拥挤和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