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法→向量法→质点法

标签:
质点几何莫绍揆向量质点 |
分类: 出版著作 |
面积法→向量法→质点法
彭翕成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有一次,张师问我,你看过《初等数学论丛》么?上面有篇文章不知你注意到没?
我说:看过。上教社这套书共9册,另有一个精选本。您在上面有不少文章。您指的是不是您同学杨路先生的《谈谈重心坐标》?
张师说:不是,我想说的是莫绍揆先生关于质点法的文章。
我说:这篇文章我看过,方法很特别,很有印象。后来我还特别搜索过莫先生的资料,他解放前留学瑞士,是希尔伯特弟子的弟子。在那篇文章的基础上,他还整理出了书《质点几何学》,不过,好像印量不大,没什么反响。
张师说:看来你下了不少功夫。我没看过这书。你找来好好研究一下,是能出一些成果的。后来我把这本书的电子版发给了张师,还有当时跟张师读博的邹宇,这本书成为邹宇博士论文最为重要的文献,所以他很感谢我。
事实表明,《绕来绕去的向量法》出版后,有读者反馈:质点法那一章十分有特色,解题超级棒!
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7/c/6/7c6139d204cff7d7c83a893259fe63059e526c10.gif。
同理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d/5/e/d5e3c1c4a040af80fdb62c7bd228b6204940e6d5.gif。
http://s10/mw690/6029f033xd25cdfff68c9&690
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c/1/2/c124fc14e8a87ad74f938e7b61298d354afddeb0.gif。
解1: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7/8/a/78a549c1183bad38ba66be6b0e3987f1c31c43f1.gif。
利用共角定理求解,不涉及辅助线,但由于不是直接求解,而是先去求其他三个三角形的面积,这会导致推理步骤加长。而在机械化实现时,推理步骤的增加,会导致搜索的快速增长,影响推理效率。
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c/8/7/c8779b38bd8a3e333fc404c20ea21dfc914f604d.gif
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e/0/b/e0b74377554bb4f6d8dcdefcd155635e43d97980.gif
解法2看似要比解法1繁琐,但好处是直奔主题,所涉及点的运算,很多部分会自动消去,因此也是不难的。
当然,如果想知道为何点可以这样运算。需要先了解什么是质点,质点几何学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从一个较大的范围来看,用物理方法(特别是力学)帮助解决数学问题的想法由来已久,阿基米德是最早的典范。
吴文俊先生在《力学在几何中的一些应用》中谈到了重心概念在几何中的应用,指出:应用力学的重心概念可以不仅可以简化某些几何命题的证明,很自然地得到所要的结论,而且也能够自然而然地发现某些几何事实。
具体到质点几何,德国数学家格拉斯曼(Grassmann)算是奠基人。我国莫绍揆先生在专著《质点几何学》中系统地阐述了质点几何的理论和方法。
在质点几何中,把上述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5/6/a/56aa848d0008aab01a161b30679c39f37ec7fc1b.gif。 若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2/f/a/2fac8b4e7311a5dd910dcc598d4ab422ce3e2651.gif,都看成是向量。向量与质点之间的运算是一致的。
① 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3/1/e/31ebc7ab3f4178e91068ae41e1cb46ffd7f26208.gif(质点自乘得零);
② 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2/e/4/2e49fba86b104010f14de5d9707df1866fa33bfc.gif;
③ 当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8/6/1/8615c4369978f6409a19b89c833b6e6c62b3cd87.gif。
① 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b/1/8/b187cd34a028f3284f77786d8e9fbe8cb87c5ed1.gif;
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a/9/1/a91097546fee7c77b25437f0b377ba6849bf7633.gif(三质点之间有两点相同乘积为零);
② 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7/8/c/78c3a9cc1c4c42eca144e587267ddd1d3b0e1a8e.gif;
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1/f/5/1f547f91e5720fc6269a340e1b88e8f4ad3b4d4c.gif;
③ 当http://data.artofproblemsolving.com/images/latex/2/6/e/26ed651322c11e2297e22d6df743736dc2c492cc.gif
莫绍揆先生在《质点几何学》的序言中写道:
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公理系统问世以来,已有两千多年了,它经历了长久的演变过程,受到了种种的简化和改进,但总的说来,这种几何的推导过程很少有系统,几乎是每题一法,技巧性极强,初学者望而生畏,每每求助于解析几何,但解析几何的处理方法迥然不同,建立坐标系以后,把一切几何现象、几何关系都化为代数现象代数关系,用代数方法求得答案以后,再改用几何语言而陈述。这样一来整个过程(除头尾两处“翻译”外)可以说与几何无关,更何况计算过程每每繁琐冗赘,极易导人于错误,这种现象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了。
从这可看出,莫先生和张师目的一样,都希望改变“一题一法”的局面。
张师认为:几何与代数的结合,有坐标方法和非坐标方法。用坐标方法研究几何,发展成了代数几何;用代数方法但尽量不用坐标研究几何,发展成了几何代数。目前质点几何和国外的几何代数都是从上到下来开展,理论繁而不易应用。希望能建立直观几何代数,从几何底层出发,不是用公理体系,而是用几何事实的代数化来建立运算。很多问题需要思考,譬如如何定义直线的加法,点和直线的乘法等。这个工程十分浩大,需要年轻人多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