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胎教
一说起子女胎教和教育就要从孔子说起,比如;“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孔子答鲁哀公时说;“男子八月生齿,八岁换齿,十六岁精子成;女子七月生齿,七岁换齿,十四岁行经。”“二十而娶,十五而嫁”,“男子三十后有妻,女子二十后可有夫……”“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64,49岁)等等。
孔子把孩子从小到结婚令每一位家长最为关心的事说得淋漓尽致。这些事理到现在也没变。但我要说的子女教育,是从准备怀孕那一刻起的事。而这件事绝对不是只关系到两位小夫妻们自己的事那么简单。我们
再看看古人先哲们怎么说吧;
太公胎教云;“母常居静室,多听美言,讲论诗书,陈说礼乐,不听恶言,不视恶事,不起邪念,令生男女福寿敦厚,忠孝两全。”
演山翁云;“成胎后,父母不能禁欲,已为不可。又有临产行淫,致其子头戴白而出,病夭之端也。”
洞玄子云;“凡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色,勿听恶语,省淫欲,勿咒诅,勿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勿乘车马,勿登高,勿临深,勿下坡,勿急行,勿服饵,勿针灸,皆须端心正念,常听经书,遂令男女如是聪明智惠,忠真贞良,所谓胎教者也。”
以上这些都是隋唐时期或者更早些时后的论述。我写它的目的不是训诂,而是论说我们周围的现在和它有关的事情。
我每天都接触到一些愁眉苦脸的家长,向我大吐苦水,说这孩子太难管了,管不是,不管也不是,咋办呢?当我问他们一些教育孩子的事情时,答的几乎青一色,都是对付各种孩子的办法,尤其他们讲某本书上如何说,著者是心理学家等等。就没有人说我做人父母的责任是怎样的,给孩子的影响在哪儿?
无论男女家长都说自己是如何爱孩子的,还举了各种例子。我不禁问了一句;“你真的爱孩子吗?”这是什么话呢?唉,话是不好听,可你连爱自己和爱孩子都没分清,不管你用谁书中的理论指导你,结果会有多少是有用的呢?为什么有人用着,孩子有很大进步,多数却没效果,而有的就根本不用管,孩子却很成功呢?这就和胎教有绝大的关系。
我在《八字杂谈录》的缘起部分有过论说,摘录如下;
【关于孩子的成长问题
(1)胎教问题
在古代有一本《太公胎教》就明确提到胎教的问题,在中国的文化里,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以预防为主,然后才是着手解决问题。
我的发现是;
一,妇女在怀孕中的性关系一定要节制,如果特别频的话生下的孩子无论男女,都早熟。所以,当你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一定要顺应现实,采取相应的方法,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过失赖在孩子的头上,以致于出现不可收失的后果。
二,另外,很多的家长无奈的叹息,俺家的孩子脾气太坏,不好教育和管理,是怎么回事呀。其实还是孕娠的问题,在一个家里无论是几口人,都要以孕者为大,这时,不要让孕妇生气,过累,或者营养不良等,尤其要注意,孕妇的变化,丈夫对感情的忽视,与公婆不满的言行,最严重的是吵仗斗气,这种家庭文化遗传导致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你无法教育的孩子。因为你不知道孩子脾气的由来,他(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及让自己不可理解的行为。事实孩子是无辜的,不要把罪过让孩子替大人来扛。】
五月的一天,有一夫妻同来取给孩起好的名。父亲说;“这孩子从8岁后就再不管自己叫爸了,现在都十六了,太不孝了。”母亲也说;“他做作业时,不让我看他,在一个屋不看他也不行,在床上睡觉没问题,咋这么怪呀?”我说;“在你怀孕时,一定对公婆家有气,你恨,曾经想不要这孩子,恨不得掐死他,你俩说说有这事没有?”夫妻相互瞧了一眼,不解的问我;“你开天眼了吗,这件事除了俺俩没人知道啊?”“我还知道,你们在临产前的两月左右还在和房,导致孩子小小年绩不愿学习,却愿处对象。”“啊!?”
我可啥也不会,只是懂得胎教的作用;“孩子的行为是母亲内心的真实反映,母亲的想法是孩子的行为。”
男同志说;“孩子学习不扎实,浮,不愿和小朋友玩,瞧不起老师,不喜欢读书,咋办啊?给破解一次呗。”我说;“你真想孩子有所改变吗?”“是。”
我指着他说;“你对你们领导很有意见,想不干又舍不得,多干一点就有意见,和同志关系不好,防他们就像防贼是的,另外,一定要对妻子好一点。”他有些不服地说;“俺俩从结婚就没红过脸,你说的不对。”
我说;“你颈锥有病对吗?”“对。”(对应抗上,不孝父母。)
“你浑身无力,是吗?”“是。”(对应心情不稳。)
“你胳膊,腿常疼吗?”“是啊。”(对应同志,兄弟。)
“你腰疼吧?到医院,也检查不出啥来?”“就是。”(对应夫妻关系。)
我看着女同志说;“是什么原因,使你烦他烦到让他直腰都很痛的程度,能告诉我吗?”然后她开始诉苦。他愕然地说;“我咋不知道啊?”
是啊!夫妻之间的很多事情,两个当事人未必真的清楚。原因就是;不了解亲人之间的气场感应究竟有多大的力量,甚至把事实当做迷信,假的。本来一个好好的孩子就因为父母的无知,而改变了一生。
我们都关心孩子们的学业,婚姻,健康,和成就,可要把它变成现实,就更要关心自己的事业,努力赚钱,关爱妻子丈夫,和自己的双方老人。因为你只有把这些做好了,你才有可能把孩子放在任何地方,他(她)们都会快乐的茁壮成长。
一粒好种子,没有好土壤,尽管你尽心尽力的浇水施肥,也难保有个好收成。所以先天的胎教,从准备做父母的那一刻就要开始,后天的因材施教,才有得以施展的空间。
本文系列是我二十五年的学习心得和工作经验,如有问题愿和我沟通请用如下方式联系;
电话;13196266117
qq;952211649(昵称;谷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