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柏宫,原名桐柏观,位于天台县城西北12.5公里的桐柏山上,这里九峰环抱,碧溪前流,这里是宋代紫阳真人张伯端的道场,也是中国道教的南宗祖庭。
宿天台桐柏观
——孟浩然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缨络,从此去烦恼。
高步陵四明,玄踪得二老。
纷吾远游意,乐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道家修行的目的就是成仙,仙者,为山上之人,所以这桐柏观的风水位置绝对是得天独厚的——九峰环绕(玉霄峰,香霖峰,青龙山,白虎山,莲花峰,方瀛山,玉女峰,剑山,印岩),玄武靠山要高而且发脉深长,桐柏宫背靠方瀛山,接玉霄峰之上华顶乃为四明山最高峰。面前朱雀平坦开阔并且案山横长;左面正东青龙善高耸,右边白虎上厚重低矮,属于青龙压白虎,没有争斗,龙虎安静。
此行甚是幸喜,见识了桐柏宫的传世珍玺!
道长为我们一行的天台山旅行护照上亲自盖上宝印。
缘喜,道长馈赠《悟真篇》乃世界上第一部养生著作。紫阳真人张伯端是宋代得道真人,因为看到世人贪著有形之身恶死悦生,不悟生死大事,故将道教修真秘诀用隐喻写在书中《悟真篇》,导引世人修生,而达无生,继而长生久视,出离永生。
而天台乌药,萌于周、始于秦、闻于汉、扬于唐、名于宋,贡于元,盛于明,兴于清,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是我国传统中医药中的瑰宝,其生长于不老池旁边,被喻为“长生不老药”,传说唐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用带去的天台乌药治好了光明皇太后百治不愈的顽疾,鉴真被尊为日本的神农,天台乌药被誉为“长生不老”药。
现代医学亦表明乌药为传统常用中药,是重要的温胃理气止痛药之一,具有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乌药含有丰富的挥发油、萜类、内酯类、生物碱类及黄酮类成分,且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计并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经检索,现行国家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有100多个品种的处方中使用乌药。
乌药的药理作用
● 养胃护胃功能:能增加消化液分泌,兴奋和增强胃运动节律。可显著抑制溃疡的形成。
● 保护酒精对人体的损伤:可明显对抗乙醇诱发的细胞损伤,具有遍及全身的细胞保护作用。
● 保肝护肝作用:对实验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对血清转氨酶升高、GOT升高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保护肝脏免受脂肪浸润。
● 抗衰老作用:可明显降低CCl4肝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中间产物MDA的产生,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起到抗氧化作用。
●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兴奋心肌,能促进血凝,加速回流循环,兴奋大脑皮质、促进呼吸作用,可扩张血管、缓解复合肌肉痉挛性疼痛作用。
● 抑制肿瘤因子:对肉瘤S180抑制作用明显。
卢道长为我们展示的正是武林中人人欲得的“易筋经”,自道教南宗祖师张伯端首创以来,一直是道家修炼的重要内容。“易筋经”看似简易,当我们几位达人跟着卢道长学了三招之后,马上感掂出了其间的份量来,深不可测,深不可测呀!!
有幸与道长合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