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探究系列活动案例: 《蚂蚁的食性》

(2009-09-21 21:48:36)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综合实践活动

 

       http://blogteam.bokee.com/pub/neweditor/editor/images/smiley/1/21.gif           中(二)班   执教老师:   鲍玉琴

 

案例背景(蚂蚁的发现):

20065月底的某天中午,孩子们刚起床,先穿好衣服的几位小朋友走到活动室里准备摆放椅子,一位小朋友突然叫起来:“鲍老师,快来看,地上有好多蚂蚁。”我走过去一看,可不是,地上的蚂蚁排成了长长的队伍。孩子们围拢过来,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鲍老师,为什么地上会有这么多蚂蚁呀?”“这些小蚂蚁是从哪儿来的?”“蚂蚁是在找吃的吗?”“蚂蚁排队是要下雨吗?”“蚂蚁是要出去玩吗?”看到幼儿对蚂蚁是如此的感兴趣,我又联想到最近这段时间幼儿在走廊、在植物角的花盆边、在草地上、在撮圾边细心观察蚂蚁、捉蚂蚁的情景。我想:为何不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来认识蚂蚁呢?这不正满足了“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的《纲要》精神吗?另外,《纲要》还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于是,我选择了“蚂蚁及其食性”作为让幼儿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研究的对象和学习内容,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科学小实验系列探究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探究和体验,幼儿知道了蚂蚁是杂食性的小生命,它们偏爱香甜食物。

 

案例实录(一)               蚂蚁吃什么?

 

200669下午是我们第一次对“蚂蚁吃的食物”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的时间,我为蚂蚁准备的食物有:面包、饭粒、白糖、盐、黄豆、红豆、饼干、油锅巴等。我把食物分类放在塑料杯里,每个幼儿一份食物,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里每种食物都有。

活动时我首先向幼儿提出的问题是:“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蚂蚁?”“为什么撮圾旁边会有小蚂蚁?”幼儿回答:“蚂蚁闻到香味来找食物了。”“因为那里有小朋友们吃剩的饭菜。”由此,我向幼儿引出:“你们知道蚂蚁吃东西吗?全班幼儿都说“蚂蚁吃东西。”“那么,蚂蚁都吃什么食物呢?”于是,全班幼儿围绕蚂蚁吃什么食物进行了猜测和假设,有的幼儿说“蚂蚁什么都吃。”有的幼儿说“蚂蚁喜欢吃甜的食物,如糖、蛋糕。”也有的幼儿说“蚂蚁爱吃豆子。”还有的幼儿说:“蚂蚁看见很大的食物还会去喊它的小伙伴来帮忙。”于是,我又问:“你们知道蚂蚁是怎样去叫它们的小伙伴的吗?”有的幼儿说:“画画。”有的幼儿反驳说:“蚂蚁不会画画。”孩子们又说:“蚂蚁也不会说话,不知道蚂蚁是怎样去喊小伙伴的。”

根据幼儿的猜测和假设,我向小朋友们提出了探究的问题:那就是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端着食物到户外草地周围的水泥地旁边去喂蚂蚁,仔细观察蚂蚁爱吃什么食物?不爱吃什么食物?还要认真观察蚂蚁看见食物是怎样去通知小伙伴的?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验证蚂蚁爱吃的食物是否像小朋友们说的那样“什么都吃?”或者“只吃甜食。”

观察记录:

1、刚开始孩子们拿着食物,不敢大胆地往地面上投放,有的孩子看到蚂蚁来吃面包屑,又赶快把面包屑拿走。

看到孩子们放不开手脚,我就用动作和语言向幼儿提示:我从孩子们手中接过食物,轻轻撒在草地上、水泥地上,然后对小朋友们说:“请大家悄悄地蹲在食物旁边仔细观察有没有蚂蚁来吃你放的这些食物?”

2、大家照着我的样子去做,过了一会儿,果果发现从水泥地面的裂缝处爬出来一只小蚂蚁,接着又有许多小蚂蚁从洞里爬出来去拖洞外的面包屑。果果赶紧喊起来:“鲍老师,这儿有一个蚂蚁洞。”果果一边喊,一边用一大块儿面包屑堵在了蚂蚁的洞口,他想让蚂蚁来吃他的面包,其他幼儿看见了,也搬来各种不同的食物压在了上面。可他们哪里知道,他们的行为导致洞里的蚂蚁出不来,洞外的蚂蚁回不去,外面的蚂蚁吓得都四散地逃跑了。惊慌失措的小蚂蚁只顾逃跑,再也不来拖面包屑了,孩子们看到蚂蚁都逃跑了,再也不来吃食物了,也只有作罢。

3、这时胡世泽小朋友拿着一片树叶跑过来问我:“鲍老师,蚂蚁会吃树叶吗?”我说:“你就把手中的树叶放在地面上,耐心观察有没有蚂蚁来吃它,好吗?”“好的。”

胡世泽把树叶放在地面去等蚂蚁,由于他没有耐心,只在地面上蹲了一小会儿,就又拿着树叶跑了,实验也就没有了结果。

4、在撒过食物而又没有小朋友的地方,我去侦察了一番,发现撒食盐的地方看不见蚂蚁;撒面包屑和白糖的地方有许多蚂蚁在搬食物。于是,我让小朋友们悄悄来看,小朋友们一看到这里有许多蚂蚁,就赶快从其它地方把放在地上的豆子、饼干等食物拾起来投放在有蚂蚁来吃白糖或面包的地方。单纯的孩子们真贪心,他们希望蚂蚁把所有的食物都搬走。

5、不知是哪个小男孩在花坛边发现了浇花用的水管,悄悄把它拧开了,水泥地面上流了很多水。张欣宇跑来问我:“鲍老师,蚂蚁会游泳吗?”我假装不知道地说:“鲍老师也不知道,你赶快去看看蚂蚁遇到水,会怎么样吧?”“好吧。”张欣宇回答着跑去看蚂蚁是不是会游泳了。

6、又过了一会儿,何子怡发现水泥地面上一只大蚂蚁正拖着一只死蜜蜂快速地往家里跑,她赶快喊起来:“鲍老师,快来看呀,蚂蚁在吃小蜜蜂。”她的喊声引来了一大群小朋友,大家都围着这只大蚂蚁看,吓得蚂蚁一时不知道应该往哪里跑了。

7、又过了一会儿,彭舒琪发现了一只大蚂蚁正拖着一只死蚂蚁跑,她喊我来看,李园长提出质疑:“蚂蚁会吃同类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

 

案例实录(二)                捉蚂蚁

 

六月初的天气已经是很热了,由于幼儿在户外观察时间较长,为了幼儿的健康考虑,我向幼儿提出建议:“请大家想办法,捉几只蚂蚁装在塑料杯中带回班上去,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蚂蚁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听到我的建议,幼儿捉蚂蚁的积极性很高。

观察记录:

1、刘义恒小朋友胆大、心细,动作灵活,很快就捉到了几只大蚂蚁。彭舒琪、蒲俊亦、张德坤等小朋友也陆续捉到了小蚂蚁。

2、柳明卫、张志诚等几位小朋友不仅没有捉到蚂蚁,相反,还踩死了不少蚂蚁。

案例实录(三)             谈话交流活动

 

片段1:怎样让杯子里的蚂蚁爬不出来?

老师:“塑料杯的口很大,杯子里的蚂蚁会爬出来,小朋友们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让杯子里的蚂蚁爬不出来?”

刘卓说:“把纸塞在杯子里面,蚂蚁就出不来了。”很快就有小朋友反对说:“蚂蚁还是会从缝隙里爬出来的。”

陈思霖说:“在纸上抹上胶水,贴在杯子口上,蚂蚁就爬不出来了。”

小朋友们都赞同陈思霖的办法,于是,我就和孩子们一起把装蚂蚁的塑料杯封了口,让蚂蚁爬不出来。然后又把装蚂蚁的杯子放在教室周围的台子上,便于幼儿自由观察。

    片段2:你看到的蚂蚁在搬什么食物?

回到教室之后,我与幼儿之间进行了一次谈话交流:

老师:“请小朋友们告诉我,你在户外看到蚂蚁在搬什么食物了?”

幼儿回答:“我看到了蚂蚁在拖面包。”“我看见蚂蚁在拖锅巴了。”“我看到了蚂蚁在搬盐。”“我看到了蚂蚁在搬糖。”“我看到了蚂蚁在搬黄豆和红豆。”“我看到了蚂蚁在拖饼干。”“我看到了蚂蚁在拖死蜜蜂。”“我看到了蚂蚁在拖死蚂蚁。”

对于幼儿的回答,我没有告诉他们谁对谁错,而是提出:希望他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关于蚂蚁爱吃的食物资料?

活动延伸:饭后幼儿区域活动,自由观察蚂蚁的外形、颜色等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