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握好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
(2009-11-13 18:14:10)
标签:
杂谈 |
怎样把握好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
———读 王大根教授《论美术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常锐伦教授
《课题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表述》
一、把握好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
1、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形成美术基本素养。
二、充分理解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包含的内容
知识与技能:
1、美术语言,由“造型要素”(字词)和“组织原理”(语法)两部分组成。
2、美术素养
A视觉识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
A新课程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具体实施时,教学的基本顺序由传统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原则是:积极而直接的互动;积极完成所承担的任务;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互助合作;提高效率。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3).研究性学习,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自主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和思考、设计或创作、表达与交流等研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活动都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环节:感知(发现信息、接受信息)、思维(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发表信息)。
B学习过程: 是教师针对某一类课程特点设计并组织学生学习的基本逻辑结构或实施程序
提 |
教 |
《礼记·中庸》 |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
昆体良(古罗马) |
模仿——接受理论的指导——练习 |
赫尔巴特 |
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
杜威 |
疑难——问题——假设——推理——检验 |
凯洛夫 |
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
绘画课:感受美——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
欣赏课:感知作品──理解主题──发掘意蕴──表达感受
美术创作:自学探索——活动体验——分组创作——组合展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爱美之心
2.崇善之情
3.求真之欲
三、准确表达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
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它既不是单元课的教学目标,也不是写美术学科的总目标和美术课程理念,更不是写教育目的和教改理念,而限定的是这节课课题的教学目标。
A重点考虑:
①你想让学生学到什么?
②你预期学生行为在哪点上发生什么变化?
B怎样表述教学目标,从四个方面考虑
1.学习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亦即“教育目标指向的对象。
C、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
1、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本格式是:
(学生能)了解××艺术语言和特点(知识);用××材料、××方法做(画、设计、制作等)出××作业(技能),(表达自己的2、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其基本格式是:
方法:(学生)以××、××(学习、操作、创作、合作、研究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过程:×××――×××――×××――×××(学习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本格式是:
情感:(学生能)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体会表现对象之美;表达对表现对象的爱和情;
态度:(学生能)形成××学习、工作或生活等态度;
价值观:(学生能)了解××艺术的实用价值或社会价值,及其所体现的某种深层的人文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