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螺寺游记

标签:
顶峰般若廊檐自然生态净水 |
分类: 学佛随感 |
一连几天,细雨霏霏,空气中散发着雨后的清新。晨曦,乌云遮住了太阳,正是出游的好时候,我打点好随身物品,迈着轻盈的步伐,暂别喧嚣的街区,随着心声去远郊红螺寺游玩。
红螺寺景区位于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区55公里,景区总面积800公顷,现为国家四A级旅游区。红螺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原名“大明寺”。红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它背倚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山环水绕,林木丰茂,古树参天。红螺寺处于红螺山山前的千亩苍翠的古松林之中,山川灵气,风水之妙,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刹”的优美画卷。因红螺仙女的美丽传说,故称红螺寺。
红螺寺为十方常住寺,是中国北方佛教的发祥地和最大的佛教园林。千年来一直是佛教圣地,寺院内历届主持多有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佛法超凡。深厚的历史积淀的文化底蕴,奇妙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成就了千年古刹红螺寺的奇特风光,为一方完美殊胜、绝尘脱俗的“净土佛国”。故世传“南有普陀山,北有红螺寺”之说。
红螺寺山门前,两棵古树下面鲜花叠起,馥郁芬芳,绕成一个花团。一旁的青龙山响泉,溪水潺潺,瀑布顺流而下,如轻纱飞舞,陌野芳娇,苍翠欲滴,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旁边一处开阔地的围墙上,镶着弘一大师亲笔手书的金字:“造一方净土,结万众善缘。”鲜花衬着万道光芒,留下了不朽的光辉。一旁还有雕琢细腻的红螺山红螺寺游览全景图。
迈上台阶,红螺寺山门气宇轩昂,四柱三门式巨型牌楼,三层楼脊对称排列,雕梁画栋,一副对联巧妙地勾画了红螺寺的古风古韵:上联是:“三重绝景,二妙红螺,几度山林留胜迹,”下联是:“两代祖师,一方净土,千年庙宇映新辉,”横批是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卢嘉锡题写的“京北巨刹”。牌楼后面的中心广场,用黄铜铸成的红螺寺赐福宝塔矗立在那里,过往的游人用手摸摸它的塔身,再绕塔转上几圈,希望佛力加持能带来福气和好运。
正门入口处两边柱子上,高悬一幅楹联,“一脉珠泉参妙谛,双峰螺岫证如来。”横批嵌在了婀娜茂密的竹林托衬的一截影壁上,“须弥仙境”蓝底金字特别耀眼,墙后便是“三绝景”之一的御竹林,穿过这片竹竿围成的弯弯甬路,看到了假山石堆砌的“御竹林”碑体,后面环绕着郁郁生长的翠竹,株帘密盖,青叶藏莺,冥冥中仿佛入了仙境。对面有一屏障,简单介绍了御竹林的形成。
寺内翠竹为元代“云山禅师”所植,至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最早引植的一片竹林。康熙三十二年,圣驾临幸红螺寺时观赏了此竹,当即令中官记其竹数共613株,并令寺僧善加管护,供皇上观赏。后任怀柔知县吴景果写下了这首长诗。
竹下作
(清)知县 吴景果
北地严寒不宜竹,三竿两竿爱如玉
红螺闻有千琅竿,岁夕圆匀森似束
不知此竹始何时,手植传是云山师
结根灵谷喜幽邃,藏风聚气喜蕃滋
至尊昔日銮舆度,顾此檀栾为少驻
六百一十有三竿,特敕中官记其数
即今巨竹尽凋残,弱筱婵娟尚可怜
想见此竹繁盛日,绿云苍雪连诸天
为语山僧勤看管,平安日报休辞烦
护取龙孙补旧林,我欲频来参玉版
诗文上方配了一副画,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诗中的韵意。两边对联取自康熙帝著名诗词——《塞上宴诸藩》的最后两句:“声教无私疆域远,省方随处示怀柔。”展示了帝王的文采和气魄。
靠近御竹林,有一处放生池,里面放养着大大小小颜色不同各种各样的乌龟,池底散落着游人投掷的硬币。乌龟懒散的爬在石方上,有的伸头仰望,有的把头缩在龟壳里,还有的在水下悠闲的游来游去。
正对着放生池有一座单孔石拱桥,桥底前有一处几米的方池,一米多深呈四方形,周围砌着青石,上面栏着石刻花纹的桥廊。桥孔正中挂着一个“红螺赐福”的大铜钱,方孔中间悬着一个大铜铃,石拱基身两边椭圆形的木牌上写着对联:上书“顶吉星抬手正打金钱眼”,下联配“踩旺运拧身闯进富贵门”。桥拱青石上鲜明的写着“赐福桥”三个字。我花了两元钱换了十个特制的铜钱掷币,来击打钱眼中的铜铃,可惜没有一个击中的,都打到了铜钱上。有个游客嬉笑着摇摇头说,太不准了。后来有四个年轻人站在廊前疯狂的投掷击打,也没有听到那悦耳的铃声。
下了台阶,就看见两个大红螺坐落在绿丛中,与山石林立仙鹤迎光的螺仙洞相连。洞口瀑布飞流,碧水轻溅,一眼就能看到池底,两条黄鲤从红螺前慢慢穿过跳石游动着。涓涓细流奔腾而下注入红螺池,两名红螺仙子脚踩红螺翩然起舞,池内鱼跃翻浪,细波粼粼,两条红螺鲤鱼仰天欢畅,使人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
相传红螺仙子是玉皇大帝的两位公主,她们结伴下凡畅游人间。在丛林深处发现了一座青砖碧瓦的禅院,古树环抱,香花满烂,山水相依。幽静中传来木鱼声声,禅音渺渺,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震撼了她们的心。她们化身一对红螺,欢畅的在泉中游戏,也借助她们的威德,使那里风调雨顺,林茂粮丰。一天,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大发雷霆,勒令召回。人们为了纪念两位仙女,将护国资福禅寺改名为红螺寺,后面的大山称为红螺山。
庄严雄伟的护国资福禅寺门楼前,鲜花锦簇,石狮子左右护持。天王殿正门供奉弥勒菩萨,后门供奉四大天王韦驮菩萨。红螺寺的三色佛香都依次摆在香案上,一旁立有功德箱,请香礼佛,功德随喜。我请了三支香顶礼参拜弥勒菩萨,祈请菩萨佑我中华,风调雨顺,众生和乐,笑逐颜开。这时眼前一片红光,睁眼一看,太阳露出了笑脸,我欣喜若狂。转到后殿双手合十顶礼膜拜韦驮护发菩萨,刚称佛名,身体一抖,惊喜中祈愿韦驮护法菩萨,护佑天下苍生,消灾解苦,和睦相处,不再有灾难发生。眼前又是一片红霞,阳光清澈的照射着这片厚土。
大雄宝殿供奉着三世佛。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请香顶礼跪拜,祈愿广大无边的阿弥陀佛,佛光普照大地,愿世界和平,天下安宁,钓鱼岛、仁爱焦都能和谈解决,东亚半岛不再有战乱发生。
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分别种植了一株银杏树,称作雌雄树,已生长了1100多年,是红螺寺“三绝景”中的一景。东雌婀娜茂盛,春不开花秋天硕果丰满。西雄刚劲挺拔,只开花不结果。围绕两颗银杏树的根部,四周围栏都系满了祈福的红丝带。据传说,我们国家每换一个朝代或新主席就任,雄树便从根部发出一颗新枝。果不其然,人们都围上来观看,那株刚刚生长出来的约一米高的子干,生机勃勃,苍翠延展。
三圣殿里供奉着西方三圣。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请香顶礼膜拜,祈愿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如来放光照射六道苦难众生,慈航普度,障消慧显,邪见众生,回归正道,发菩提心,持此功德,往生极乐净土。
三圣殿前800多年的紫藤寄松,是“三绝景”中的一绝。一棵松树枝枝杈杈四方延伸平向生长,下面用十余根架杆支撑。两藤枝条盘旋之上,缠缠绕绕像一把巨伞覆盖半个庭院。庙宇高深,厚德载物,松藤缠绵800载。每逢春末夏初,翠绿衬托紫藤花串串绽放,如同玛瑙紫气盈光挂满枝头,给松枝增加了几分抚媚,成为红螺寺胜景中绚丽的奇葩。此时香客云集,各大宝殿香烟缭绕紫气腾升,仿佛祥云浮于殿宇之间。
从三圣殿后脚门出来,按照登山的指路牌。右行来到了十二生肖园,古树新绿,鸟鸣风动,树上挂着人们精心制作的鸟窝,爱意融融,感染着我。沿途小径各种石雕的生肖,惟妙惟肖地在丛林里安闲,按照每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在各自的领地雕塑成几种不同姿态颜色不同的生肖像,展现了中华历史文化智慧的结晶。
庄严肃穆的500罗汉,沐浴在古树林中,罗汉沟里不时传来叮咚的溪流之声。500罗汉的尊位,是以米勒大佛为中心,左右山沟上下各安置250尊。他们都是用青石雕塑而成,和真人一般大小,形态各异安然而坐,身披红色的丝绒披风,项上系着哈达,坐下石墩详细的介绍了尊佛的来历和功勋。从他们的慈颜中,每位游客都能找到和自己相像的罗汉像,所以罗汉像也代表着众生相。我望着眼前的罗汉,用眼睛一一正视着尊容,口中念着阿弥陀佛,3、5、10尊在一起,以清净心虔诚的合掌三拜。拜完中心大佛和500罗汉,喝了口水清清嗓子,合十静立高声唱起了“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罗汉园的上空,妙音在那里回旋,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我把此功德回向给500罗汉,祈愿他们佑护华夏大地,国泰家兴,子民安乐,五谷丰登。
红螺山上的园林,种类繁多有600多种,百年以上的古木就有近万株。茂盛的古松林,是北京市重要的古树群之一。悠然漫步在古树林中,欣赏着幽然的生态环境,顺着山间修砌的小路向山上爬去。步道弯弯攀升,各种植物在微风中招手,清纯的空气中可闻花草之香,远处不时地传来吉祥钟的回声,这里真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登上赏叶亭,半面山体尽收眼底,能看见东面的观景台,西面的红螺山顶峰,还可见绿树掩映下的观音寺。顺着山路来到了岭上长廊,廊檐下雕梁画栋,诗词相衬,还有游客留下的纪念。
长廊到观音寺相距不远,下坡路顷刻间就到了。观音寺在海拔360米的橡树林中。分上下两院,前院山门殿有哼、哈二将守护,两大金刚护法是佛教的守护神,又名执金刚。后殿内供奉送子观音。两殿中间有108步台阶,青砖相砌,高高直上。我请香虔诚祈祷,希望那些没有子嗣的人都能得到送子观音的恩赐,愿每个家庭的命脉都能代代相传。在观音寺门前的侧面,有一个大的吉祥钟,每撞一下都有不同的意义,撞一下一元钱,我撞了三下,寓意是“三阳开泰”。
如果沿着观音寺后面的步道,就能登上天门和红螺山最高峰。因要赶时间回城,只能望峰兴叹。我挥挥手说:顶峰下次再见。
观音寺门前有一条观音路。是通往观音寺最便捷的一条登山步道
观音路安奉的观音从上至下依次为:
步步踏莲观音。龙海观音。大慈大悲观音。甘露安养观音。慈航观音。灑水观音。持静观音。莲叶观音。佛法无边观音。观音菩萨。送子观音。鱼篮观音。騎鲤观音。岩户观音。童子拜观音。普陀修持观音。竹林观音。普陀岩上观音。延命观音。葉衣观音。白衣观音。德王观音。如意观音。合掌观音。瀧见观音。水月观音。莲池观音。净水观音。数珠观音。云游观音。六时观音。般若修真观音。普慈观音。33尊观音一一三叩首,每拜一尊都为天下苍生祈福,愿诸佛菩萨保佑中华锦绣江山日月光华、风调雨顺、百姓安康、六时吉祥。
登红螺山,游观音寺,赏三绝景,拜五百罗汉。每一处都深有感触,远离喧闹,闲庭漫步登高望远古松之巅,一览红螺风情,南方茫茫田野、村落、小城尽收眼底;西北绵延无际的军都山脉,在峰回路转之间,万里长城像巨龙一样蜿蜒于群山之间;向东眺望:雁栖湖、青龙峡风光无限。
红螺山,春有牡丹,夏有柏林,秋有红枫,冬赏岁寒三友。举目四野,生态和谐,清心安逸。漫步在风雨千年的苍茫古道上,每一步都像在翻阅历史的轨迹,秦江楚月,唐砖汉瓦,古风依旧,万种情怀,涤荡心扉。
红螺寺山门
http://s10/mw690/6025801bte0f73587bee9&690
青龙山响泉
http://s11/mw690/6025801bte0f74404b61a&690
放生池
http://s7/mw690/6025801bte0f7444fcd06&690
红螺池
http://s6/mw690/6025801bte0f747e08915&690
红螺仙女
http://s5/mw690/6025801bte0f74579ad34&690
护国资福禅寺
http://s10/mw690/6025801bte0f749e07ef9&690
千年雌银杏树
http://s4/mw690/6025801bte0f758bcf573&690
五百罗汉园
http://s6/mw690/6025801bte0f758a03ba5&690
观景台
http://s12/mw690/6025801bte0f759595b6b&690
佛法无边观音
http://s8/mw690/6025801bte0f757640d97&690
观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