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
(2022-04-27 09:05:50)我现在每天干的事,有几样是我以前很厌恶的,写作、针灸和做饭。我把自己不喜欢干的事都化为了乐趣,这给生活加入了甜蜜;同时,我也觉得我还有很多潜力没发掘出来。首先写作,在我的中小学时代,我很不喜欢上语文课,语文课本我每篇都能看懂,字都认得,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上语文课。在课上,老师要求学生们分析课文,给课文分段,然后概括中心思想。我几乎从没喜欢过哪篇课文,上课的时候我经常走神儿,老师有时候叫我起来回答问题,我竟然不知道老师讲到哪儿了。我记得初中的时候,一星期之内有一天是没有语文课的,而这天就是我最高兴、最轻松的一天。我对语文课不喜欢,但对著名作家又很佩服,我觉得能当上作家的人都是文曲星下凡。我对作文尤其又恨又怕,我写作文时总是思维不连贯,一边写一边瞻前顾后,写一句话,再看看前面写了些什么,后面该怎样写,写作速度也很慢,每篇作文都是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挤出来,挤到字数差不多了,我才放下笔。大学中文系的课我一堂也没听过,怎样写小说、诗歌,中学没讲过,我于是就自己摸索。写小说的时候,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我于是就把电影描写下来,就成了一部小说。小说总是聚焦在我身边发生的事,我关心的社会问题。诗歌,我是采用比喻、拟人等写作技巧,加入哲理性的语言。
我中学时是万万想不到多年以后,我开启了博客,出了书,一本接一本,12年时间里出了11本书。小说和诗歌我现在不写了,那是因为我的小说题材枯竭,我把我身边的事都写遍了,诗歌我觉得我想象力还不够丰富,跟名家大师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先后出版过三本中短篇小说集和一部长篇小说,还出版过两本诗集,我觉得我已经过了把瘾,再写新意不多。
我现在专心写杂文、散文,这是我的强项。人们说我的文字感情真挚,语言流畅,信息量大,这些赞扬支持我写到今天,我已经写了500多篇博文,出了五本博文集。写作需要一些悟性、一些魄力。中国人里一般人都没有写作的习惯,日记也不写。我曾经劝我认识的几个比较聪明、经历比较多的人写作、出书,结果没一个人响应我的“号召”。写作如今成了我的工作,每天我都要寻找可写的话题,然后在脑子里想怎样把我的观点推介给别人,我需要列举哪些事例,我需要怎样用逻辑推理来说服别人,让人们同意我的观点。就这样,写作成了我的第一个“化腐朽为神奇”。
针灸是我的又一项爱好。以前高考前报大学志愿时,我听说有的女同学报医学院,我很不理解。我想,整天跟病人打交道有什么意思?没病也会传染上病,精神也会萎靡不振。那时我还太年轻,不懂得健康的重要性。我从2011年我42岁时开始接触针灸,当时我消化不良,针灸之后,我的症状有所好转,于是我对针灸治病产生了兴趣,我决心自学针灸,我从网上邮购了大学针灸教材和查穴位的彩色图案小册子。后来我身上的病越来越多,我每次得病后都要看看针灸书上哪些穴位治这些病,然后扎上针,基本上每次都能减缓病情。人身体上的穴位有300多个,把这些穴位全记下来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就在要针灸之前,先把治病的穴位名字记下来,然后查穴位图,记牢穴位的位置。我最近两三个月,先后给三个人和我自己用针灸治过病,每次都见效了。我想,当我将来退休金入不敷出的话,我可以用针灸技术给别人治病。那些没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只能当保姆、护工、钟点工,靠出卖体力谋生,而我可以用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术来谋生。从2012年起,我就没有再干工作,我担心我拿不到足额的退休金。现在我的针灸技术水平在相对快速地提高,这让我心理上的压力轻松了好多。针灸也是个熟能生巧的行当。
做饭是另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例子。我从中学时代就确立了将来当科学家的志向,我的心思都在学业上,对家务活,我能逃就逃。后来,我父母有一次去外地出差,我在家闲着没事儿干,于是突发奇想,想学做饭了,尤其想学名牌菜,于是我在网上查各省的名牌菜系,很快我就学会了好几样川菜。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做任何菜系,只要在网上能查到,我就能如法炮制,不一定每一样菜都要做一遍。后来,我又练习我妈常做的家常菜,逐渐我从会做菜进化到做菜好,每样菜我都摸索出独特的做法。现在我每天替我妈做三口人的饭,我大约半个小时就能搞定包含一菜、一汤(或一粥)、主食的这一顿饭,丝毫不觉得累。我的这份手艺赢得了我的熟人圈的一致好评。好多女同志做了一辈子家务,做饭总在凑活,一辈子也没真正学会做饭的技巧。我原来大学毕业分配回山大,跟我父母住在一起时,我打算一辈子不结婚,吃我妈的“手艺”。然而我没想到的是,山大给我分配了房子,我可以独立生活,并且学会做饭了。我学做饭的初衷是邀请客人来家品尝美味佳肴,聊天儿、喝茶、看电影或DVD,以此来交朋友。
我如今把以前讨厌的事都变成了兴趣,再加上我以前就喜欢干的事,比如画素描、听音乐、锻炼身体,我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爱好,这使我能暂时忘掉自己的烦恼。我如今每天都有劳有逸,劳逸结合。我不觉得累,也不觉得烦,我终于变得热爱生活了。把自己以前讨厌的事变成爱好,需要一颗敏感的心。我从我的生活中提取出经验,我觉得我的潜力是无限的。我爸曾经说过我:“画一幅素描也不容易。”而我已经“不容易”了将近200幅素描,其中大部分都很像,人们能猜出来是谁。我就要53岁了,但我觉得我的思想跟20岁时没有多大区别。我始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求生的欲望。我是涅槃的凤凰,经过疾病的烈火考验,扶摇直上9千里。2021/12/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