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游的乐趣

(2022-03-26 08:47:00)


1991年大学毕业后,虽然有大把的自由时间,但我在2008年之前从未出门出省旅游过,因为我坐火车睡不着觉,坐飞机又坐不起,所以我对旅游一直没兴趣。2008年春节,我姐邀请我们全家人去他在深圳的家团圆过年,她替我们出飞机票的钱,于是我终于走出了家门,并且从此喜欢上了旅游。随着中国高铁动车的纵横全国,我去了国内的好多省份旅游,直到2018年我不再旅游。我去过的省市有:京津沪、内蒙、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广东、港澳、云南。甚至2013年,我和我妈还去东南亚的新马泰旅游了一次。旅游给我带来乐趣,锻炼了我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能力,我终于学会了坐高铁、乘飞机、打的的技巧,可以一个人独自出行了。

我虽然去哪儿旅游都是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但也可以发现各地的特色和风俗民情,“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北京、上海,我发现几乎没有人在公交车上和地铁上给老人或孕妇让座。北京原本民风很淳朴,不知为什么现在变成了这样,愧为首都。我还发现,深圳和河南东西便宜,但深圳是因为富裕而便宜,河南是因为穷而便宜。我还发现内蒙的普通人家住房很宽敞,他们的房子动不动就是140160平米,比北大的院士住的还宽敞。可是内蒙的汉人跟山西人一样以出省、到一线城市打拼为荣,这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在港澳两地存在着普遍的欺诈大陆游客的行为。我在香港澳门旅游的时候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后来我脱离了旅游团,一个人独自去回广州的澳门拱北口岸。我人生地不熟,不知道拱北口岸在哪儿,于是我决定打的去,结果那个澳门的女司机拉着我在拱北口岸附近猛转其圈,其实我当时所在的地址就在拱北口岸附近,步行五分钟就能找到。然后那个的士司机让我用港元付车钱,港元比澳元值钱;香港贫富悬殊也可以轻易看出来;最后我带着对港澳的恶劣印象,回到了大陆。有人说中国人被殖民就能改掉民族劣根性,而我的看法是,港澳台这些地方即使被殖民100年,人也改不了奸诈狡猾的本性,几千年来的形成的特有文化是不容易被改变的。

通过旅游,我游览了好多名山大川,我曾在黄河故道上“泛舟”,亲密接触黄河河水。我还爬上了五岳当中的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其中华山给我的印象最震撼。当我爬到山顶上时,看到玉带一般的云雾漂浮在半山腰,顿时心旷神怡,觉得不虚此行。在内蒙我骑上了马匹和骆驼,我从小就向往骑马,我尝试着摸马的脖子跟它亲近,但是马没什么反应。在江苏我觉得吃的最好,包子里是一个完整的肉丸子,货真价实。而在西安,我们吃了一次久仰大名的羊肉泡馍,碗里只有两三块羊肉,汤的味道淡淡的,令我大失所望,我以后再也不会吃羊肉泡馍了,这还是在陕西本地吃到的。在北京我学会了坐地铁,北京的地铁四通八达,我每次去一个景点旅游都要在交通电话上查好去那个地方坐地铁怎么走,地铁是最快捷、最方便、最便宜的出游方式。我去八达岭长城时就先查好去离八达岭最近的一站地铁车站的站名,然后乘地铁到达那站,再转专去长城的公共汽车,这样做比报旅游团便宜而且快速。北京的地铁里奔涌着年轻人构成的浪潮,但我发现几乎没有老年人乘坐地铁,而在公交车上,能看到好多老人霸占着座位,从头站到最后终点站不挪窝。我估计老人们坐地铁脑子不灵光,也受不了那个挤。这些年我经常去北京旅游,还办过三次去美国的签证,我学会了办签证的程序,可惜的是,我三次签证申请都遭拒签,原因均为移民倾向。

我们每次外出旅游都在网上订旅馆,住进旅馆后每天上午八九点钟出发去景点,然后午饭在小吃铺上吃,下午三四点回到旅馆,回到旅馆后就休息,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或者写我的旅游日记。我每次旅游都要写出游记来,然后在博客上发表,并配以照片。从2019年至今,我没有再旅行,因为我每次出门都要带一大堆药和针灸用的一套工具。旅游的时候我有时也彻夜未眠,让我心情沮丧。同时,每次坐地铁或高铁从旅游景点回驻地或家里,在车站等出租车的时候,总是人越聚越多,而车越来越少,让我望洋兴叹。我虽然名字叫曼曼,但其实是个急脾气,根本忍受不了长时间的等待,而且等待也让我神经紧张,我有神经衰弱的毛病,于是我慢慢地失去了对旅游的兴趣。那些年外出旅游,每次出门时我们都感叹终于出来了,然后旅游完了回到家里又感叹终于又回家了。

每次外出旅游,最大的花销在交通、门票和住宿上,每次我和父母三人旅游七八天要花1万多块钱。2013年,我和我妈去了一趟新马泰,这是我至今唯一一次出国。我觉得新加坡很没意思,国土太小,到处是高楼大厦,许多中国名人持有新加坡护照,这让我难以理解。在泰国我发现当地人很多会说中国话,即使学历不高的人也会讲一些中国话,而且在新马泰三国英语都畅行无阻,他们的语言能力比中国人要强。旅游能增长见识,到名山大川、历史古迹、博物馆一游,能体验不同地区的风土民情,培养办事的能力。我以前刚大学毕业的十几年时间哪儿也不去,在太原我只认得一条马路,就是我们山大门口到市中心迎泽大街的那条路,别的路我不关心也记不住。后来我有意识地记我办各种事的时候坐车经过的站点的名字,终于认得几条比较繁华的街巷了,我发现我只要认真对待什么事,就一定能掌握。而当我漠不关心时,我就全蒙了。从2008年到2018年,我旅游了十年,旅游有乐趣,也有烦恼。2021/9/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师节随想
后一篇:赵一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