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这句俗语

(2025-11-08 06:20:45)
标签:

杂谈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不仅故事精彩,而且里面的很多俗话俗语即使现在读来,也很有道理,发人深思。四大名著里面话糙理不糙的大俗话,道尽了世态炎凉、人心冷暖,一起品味一下吧!

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辅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师徒四人一路抢滩涉险,降妖伏怪,历经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修”正果的故事。其《西游记·第九十九回〈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中有句“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如何理解唐三藏说“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什么意思?下面咱们就来聊一聊“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这句俗语。

民间谚语:“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从事销售这个职位亦如此道。日常生活中,我们购置任何商品,有形或者无形的服务,都不可避免的要与销售打交道。有一类销售,很不识时务,这类人善于表达,但并不适合从事销售这种职业。真正的销售不是通过死缠烂打来达到推销的目的。而是让客户首先对产品有意向,然后不反感你这个人才能离“交易”成功更近一点。强推,有可能把原本有意向的客户也推走,招致反感。因为你目的性太强,只注重销售这个动作而忘了客户这个人。

真人不露相,俗语,通常是指不在他人面前露脸的意思,通俗来讲,就是高手不显摆。销售亦同此道。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九回:將及三更,唐三藏悄悄的呌道:悟空,這裏人家,識得我們道成事完了。自古道,眞人不露相,露相不眞人。恐為久淹,失了大事。”

译文:將及三更,唐三藏悄悄的说:悟空,这里的人家,知道我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就可以了。古人说:有道行或本事的人不轻易显露。千万不要长久滞留,坏了大事。

很多人对销售人员不理解,反感,排斥。就是因为这类过于显露的销售,影响了人们对于销售这个职业的客观认知。销售这个职业本身是平衡买卖双方的一个中间纽带,有人硬生生把它做成了卖方的推销利器,这就不平衡了。有的东西,有些人是不需要的,但你的销售理论就是要颠覆客户的认知,非得把不需要的东西通过于粉饰,强推于人,死缠烂打。也许暂时可以获得机会,但仅止于此。人家明白过来之后会心生怨怼,生意绝不可能长久维持。就像当年那个蠢问题,将梳子卖给和尚。和尚当真需要梳子吗?

销售亦同做人,真正的销售都是引而不发的。他们从不过于显露和表现,在跟客户沟通的时候,听的多,技巧的询问。绝不会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夸夸其谈自认为客户需要而强行推销。思想强加于人,这是销售的忌讳,也是做人的忌讳。“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销售,亦同此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