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这句俗语

(2025-09-26 09:07:27)
标签:

杂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岁月的沉淀,流传至今日。俗语作为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的一脉,是世世代代的农民们根据自己一生的生活经验总结而成,经过各家代代的口耳相传,传承到了今日。

俗语就像个传统文化万花筒,各种各类,渗透着百姓的每个生活层面。例如有描写节气农耕的俗语;有描写人情世故的俗语;有表达岁月流逝的俗语;还有教人看人的俗语;还有关于饮食养生方面的“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那么,这话有道理吗?接下来,咱们就来聊一聊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这句俗语

民间俗语云:“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意思是,鱼味道鲜美,但多吃容易导致内热蓄积,即生火;肉美食可口,多吃则会导致体内津液代谢失常,产生痰浊,即生痰。而看似清淡无味的萝卜、白菜,却是可以保平安的长寿菜 

自古以来,老百姓对萝卜、白菜更情有独钟,还衍生出了萝卜上了街,药铺无买卖说法。

但一提起鱼,更多的人想到是鱼是发物,吃多了上火,开刀手术的病人更不能吃,容易造成伤口不愈合。那么,这些养生小常识,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呢?咱们今天就来分析分析。

一、聊聊“发物”是什么? 

发物,在中医典籍中指的是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增重的食物。具体到哪种食物,可就五花八门了,但鱼虾类妥妥的榜上有名。

其实,在现代医学上压根就没有“发物”的说法,产生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是鱼肉体内水分多、含氮物质高、游离氨基酸丰富,这也就导致鱼肉比较容易腐败变质,造成大量细菌繁殖,并产生生物胺。

生物胺是一类低分子量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组胺、色胺、酪胺等多种物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比如在神经系统中,参与睡眠、荷尔蒙、食欲、激素调节等很多生理活动,可当“生物胺”在体内积聚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就会变得有毒性,并引发一系列的症状,会引起头疼、恶心、呼吸窘迫、心悸、红疹、血压升高等过敏性中毒症状,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休克、死亡。

由于那个时候人们在水产品的运输和储存方面知识匮乏,也没有严格的检疫程序,水产品从海边运往内陆可能早已腐败变质、布满了大量寄生虫。这样的鱼肉送上病人的餐桌,自然会让原本虚弱的患者病上加病,甚至一命呜呼。加上古代医疗水平也有限,搞不清状况的大夫干脆就把责任推到了鱼身上,也就有了鱼生火的说法。

二、聊聊肉为啥会生痰? 

和鱼差不多,很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也会引发过敏,这些过敏反应会导致哮喘发作,加重哮喘的症状,于是脂肪含量较高的牛羊肉就被冤枉地写进了发物的名单,成为忌口饮食之一。

只要不过敏,肉类本身并不会引发哮喘,但长期的高油高盐饮食会引发肥胖,肥胖是引起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聊聊萝卜白菜真的保平安吗?  

萝卜白菜确实属于低致敏性食物,富含大量水分、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确实有一定的防治哮喘、保护肺功能的功效,但距离保平安还差得远呢。

长时间只吃萝卜白菜,非但不能保平安,还会导致营养不良,诱发更多、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我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平均每天摄入鱼、禽、蛋和瘦肉总量120~200克,提倡餐餐有蔬菜,推荐每天摄入300~500克,深色蔬菜应占1/2,推荐每天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所以,只要鱼类、肉类食物的食用量合理,饮食结构均衡,是不会对健康人造成不利影响的。另外,手术、大病初愈的人更应该摄取足够的鱼、肉,如果严格避开所有发物,导致没有补充足够的营养,反而不利于伤口的恢复。

终上所述,大鱼大肉不可怕,摄入分量是关键,单一饮食不健康,营养均衡保平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