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远亲不如近邻”这句俗语
(2025-09-22 14:55:10)
标签:
杂谈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流传着高很多俗语,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是仔细想想还是很有道理的,这都是我们老祖宗真实的生活体验后,总结出来的经典话语。闲暇下来的时候仔细读读,还是很有意思的,得到很多感悟,在生活中也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有时候真的很佩服我们老祖宗的智慧。比如说“远亲不如近邻”,你知道为什么吗?接下来,咱们就来聊一聊“远亲不如近邻”这句俗语。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和谐的邻里关系。邻里关系友好,称得上是“五湖四海皆兄弟”,也就是所谓的“远亲不如近邻”。
我记得小时候的时候,因为物质的贫乏经常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有时候母亲正在做饭的时候发现柴米油盐不够的时候就喊一声,去上你婶婶家借点,于是就拿着一个碗过去借了,等到自己家买了后赶紧去还了,邻居还经常说不着急,家里不缺什么时候有了再还也可以,那个时候邻居一词让人温暖,让人感动!我还记得那个年代一到吃饭的时候大家都端着碗蹲在村中晒场上吃饭的情形,边吃边聊。我还记得在5月下旬-6月上旬收麦以及在麦场打麦的情形,都是热火朝天,邻居互相帮忙,那个热乎劲,就好像是亲兄弟。
说到邻里之间的关系,民间最通俗的说法是“远亲不如近邻”。上升到学理,《孟子·滕文公上》有言:“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则百姓亲睦。” 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同乡的人共耕一块田地,共饮同一口井的水,平时出入往来互相照应,遇到危险互相救助,有了疾病互相扶持照顾,这样就会使得人们之间关系亲密和睦。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理念。孟子通过这句话强调了社区内部成员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以促进社会的整体稳定与和谐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
邻里之间那种友善相处、有难相互扶持,很是让今天置身于钢筋水泥森林中的都市人神往不已。当然,这是传统农业乡村熟人社会下的一种理想情形。在都市,先前,同单位者居住在同一街巷、住同一大院或同一幢楼,由此形成的邻里关系,从本质上说,与传统农业社会邻里关系区别不是特别大。
后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特别是福利分房结束后,方兴未艾的小区,从根本上改变了都市传统邻里关系,加之现代人对隐私权的尊重,这都让都市人感觉突然间生活于一群陌生人之间。你和你的邻居,彼此在对方眼中,可能是“熟悉的陌生人”——因为每天同乘一座电梯,同到一个菜市场,朝夕相见,所以混了个脸熟;但可能做邻居多年,彼此都没有打过招呼,都不知道对方姓甚名谁;因此,相互间仍然是陌生人。
今天,我们倡导睦邻日,呼唤重建都市新邻里关系,不是说要完全回到过去。重建新邻里关系,是提倡一种符合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新准则,一种新的公德意识。邻里之间,平时不相互干扰影响对方的生活;有困难时,则伸出必要的援手。也就是说,过去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情怀仍然值得都市人发扬光大。如此,和谐的邻里关系,必将成为我们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也应该成为我们重建新邻里关系追求的一种方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