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这句俗语
(2025-08-09 06:18:19)
标签:
杂谈 |
一提起俗语,就会有很多人认为语言太过于简单,没有什么学习的价值。俗语是没有对联那么对仗工整,也没有唐诗宋词的语言优美华丽,但是正是他通俗易懂的语言,才会被流传至今,语言简单,但是蕴含着不少人生哲理,就像今天这句“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道理呢?接下来,咱们就来聊一聊“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这句俗语。
在我国农村确实有很多古老的民间俗语存在,他们具有非常悠久的生命力,在民间源远流长。这些民间俗语都是农民通过长期生活经验再加以艺术加工,并通过夸张的形式和通俗的表现手段,总结出来的。比如说农村有一句俗语叫做“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那么什么是“化骨龙”?他指的是谁?又应该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一、聊聊“家有化骨龙”
“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这句俗语的前半句“家有化骨龙”,“化骨龙”在我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中,其实指的就是天龙的儿子。传说中龙生九子,其中有一个特别能吃的儿子叫做饕餮。饕餮贪吃到什么程度呢?用我们现在的网络流行语来形容,那就是疯狂起来自己都害怕。饕餮饿了之后,能够将自己的身体将自己的骨肉吃掉,所以它有一个别名叫做“化骨龙”。在我们搞清楚这句话的意思之后,其实就能大概明白老农所说的深刻意义了。
在我国农村里面“化骨龙”指的就是那些长期“啃老”的年轻人,他们自己不能够自食其力,或者是非常懒惰,不愿意自食其力,总是依靠父母家人来维持生活。这样的人在农村里面确实存在,如果谁家摊到这样的一个儿子,那么作为父母就非常的辛苦和悲惨。因为他们不仅仅是把他从小拉扯养大,成年之后就能够自食其力了,而是有可能要养一辈子,直到自己去世。
二、聊聊“应为讨债鬼”
“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这句俗语的后半句“应为讨债鬼”,既然“化骨龙(‘啃老’的年轻人)”这就像身后跟着一个讨债鬼一样,时刻不停地向你讨债,好像父母就欠他们的一样,好像父母就应该养他们一样,这样的人是贪婪的是恶心的,甚至可以说是社会的蛀虫。这些人从来没有为别人考虑过,也不会去想父母是如何的辛苦,他们只想,坐享其成只想啃老一辈子,只想把父母掏空,用夸张的说法就是要把父母的骨头渣子都给榨出来,一分不剩。
这样的人不管是在哪里都会被人鄙视,都会被人唾弃,但是由于社会太大,无奇不有,的确在农村地区存在这样的人,如果作为父母谈到这样的儿子,确实是非常悲惨的一件事情。当然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也可能跟父母的教育和培养有关系,比如说父母从小过于宠她、惯她,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性格。所以农村里面经常加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事实上只有将他们从小就扔到生活中去磨练,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艰辛,才能更加坚强的成长,才能体会父母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