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这句俗语
(2025-07-19 09:02:16)
标签:
杂谈 |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而且地大物博,在每个地方都有各种各样的生活习惯。根据地域、饮食文化、气候的不同,其风俗习惯也不一样。而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些俗语,则是古代劳动人民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在这些俗语中,我们往往能得到很多的人生智慧。
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听说过这样一句俗语:“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这句俗语。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下,古代的劳动人民们将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经验,总结成了许多有趣的俗语,并一代代传承下来。但有些俗语浅显易懂,流传广泛,有些俗语却让人摸不着头脑,不了解俗语产生的背景就很难理解其中蕴藏的智慧。而且我国疆域广袤,很多俗语都带有地域性。
到了现代,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也更为广泛,许多俗语也通过网络传向五湖四海。这导致人们可能经常听闻某句俗语,却并不了解它的背后的原因,往往听得一头雾水,“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便是这类俗语。
今天我们要说的“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便是老一辈人总结下来的俗语之一。那么,这句话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一、聊聊“男不入川”
“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这句俗语里的“川”,指的便是“四川”。我们都知道,四川地处盆地,且有广袤的成都平原。在战国时期李冰父子治水之后,该地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居住养老,因此一直以来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除了这些以外,四川的美食,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要知道,川菜可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在三国时期,刘备最初也是居无定所,四海为家,直到后来在此地称王称帝,建立了蜀国政权。唐代李白在《峨眉山月歌》诗中曰:“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表达了对蜀地的不舍。
再加上四川盆地四面环山,秦岭、大巴山和长江天险令四川自成一国,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依托川蜀之地成就三分天下的功业,席卷欧亚的蒙古铁骑也曾数次在这里吃瘪。那为何会有“男不入川”的说话呢?
要知道古人一向讲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且不提四川这西南重镇的繁华,光是青城山、峨眉山、长江三峡等等巴蜀胜景就足够让人流连忘返了,这样的地方怎么能不去见识一番呢?其实四川的繁华与安逸正是“男不入川”的原因。古代的男子追求的是建功立业,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打下一片天地,但四川太安逸了,肥沃的土地造就天府之国的盛景,而险峻的地势又阻止了战火的蔓延。
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又没有外来的威胁,整个川蜀大地长久以来都保持着祥和的景象,哪怕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四川成都的休闲安逸也是国内闻名。在这样舒适的环境里待久了之后,大多数人都会沉溺于“温柔乡”里,失去曾经的雄心壮志。在历史上,入主四川的豪雄有不少,他们入川时往往充满豪情壮志,可时间一久就变得偏安一隅,再无称雄天下之心。
尤其是古人素来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而要实现这样的远大志向,就必须要努力奋斗才可能实现。因而在这样的舒适的环境之下,难免就会让人变得懒散,无法全心全意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再者来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长此以往的话,那么势必会消磨其意志,困苦其生活。所以便有了“男不入川”的说法。
二、聊聊“女不入藏”
实际上,关于“女不入藏”这句话也很好理解,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气候条件非常恶劣,寒冷、风霜、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当然,如果这放到现在来说的话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但古人的生活条件十分有限,经济不发达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交通闭塞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古人在进藏时,很容易半途而废。
对于女性来说,紫外线和风霜本就对爱美的女子不太友好,而且女性普遍身子要比男人虚弱,西藏那恶劣的气候条件更是对身体的一大考验,若是单纯去西藏旅游几天还好,但在古代,可不如现代这么方便,一旦决定入藏,几乎就是把往后余生全都交代在这片土地上了。
哪怕是现代,都有很多人无法接受高原环境,更别讲古代那糟糕的生活条件了。在古时候,西藏的产出并不丰富,普通老百姓生活得很艰难,再加上医疗条件的落后,妇女的寿命通常都很比较短。
另一方面,“女不入藏”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交通不便,青藏高原地势险要,从中原到西藏的沿途大多都是崇山峻岭。即便是古代那些去和亲的公主,都尽量避免去西藏和亲。
因此,从以上这些方面来说的话,所谓“女不入藏”实际上更多是对女性的一种保护。
三、聊聊“老不入广”
“老不入广”这句俗语里的“广”,指的便是广东地区。在古代,广东地区地处岭南,一直以来都被称作是“蛮夷之地”,古代很多官员被贬,就常到这里。我们熟知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就曾被贬到岭南,他还在此留下了著名的《惠州一绝 / 食荔枝》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除了地方偏远,气候恶劣之外,广东地区的“蛇虫鼠蚁”非常多,且经济也不发达,生活不便!虽然说该地区的发展潜力较大,但这种发展是需要有巨大精力的。想在此处闯出一片天地的人更是如此。
对于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来说,自然能在这里闯出一片天地,但老年人精力有限,即便是打起精神努力奋斗,最后也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现在的广东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后,吸引了大量的人前去这里工作和生活,而这里也到处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因此这里的人都很忙碌,生活节奏也很快,老年人很难适应这里的生活,这里能给老年人提供的就业岗位更是寥寥无几,所以老年人在这里也就自然无法享受到悠闲的养老时光。
更何况中国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很多老年人也都很想回到自己的家乡生活,所以就有了“老不入广”的说法。
写在最后
“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这句俗语可以说把古人的人生智慧很好地体现了出来,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但我们也要注意的是,这也只是一部分人的人生建议而已,并不能代表全部人的人生走向,毕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别说一句话还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了。
因此,我们对这句俗语的解读,不过只是众多解释中的一种而已,读者倒不必对此锱铢必较。那你认为这句话还表示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