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安静夫妻不到头,吵吵闹闹过一生”这句俗语1
(2025-05-29 18:59:43)
标签:
杂谈 |
西汉诗人苏武创作的一首描写夫妻恩爱的五言诗《留别妻》,开头就写到: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意思是说:和你结发成为夫妻,就从来没有怀疑过与你恩爱到老。 夫妻过日子,如何才能恩爱过完一生? 是安安静静相伴一世,还是吵吵闹闹共度一生? 俗语:“安静夫妻不到头,吵吵闹闹过一生”有没有道理?夫妻到底应该如何相处才能恩爱过完一生?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安静夫妻不到头,吵吵闹闹过一生”这句俗语。
“安静夫妻不到头,吵吵闹闹过一生”这句俗语一般的印象不可思议,夫妻恩爱不能走久远,吵架拌嘴反而可以白头到老,那这其中蕴涵着什么道理呢?
脚步走走停停,脚印深深浅浅,而缘分也会在不经意间姗姗到来。一对平凡的夫妻形影不离,在经历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坎坷,争吵拌嘴在所难免,俗语说:“太好的夫妻难白头”,常常会有一个大病,甚至早早离世(常常分离或两地分居是最好的)。好过了不行,较劲也不行。相爱简单,相处太难!
爱的婚姻需要经营,彼此相互尊重。不是让你隐藏矛盾,气闷在肚子里,不是让你的意识互相干扰等待火山爆发。婚姻就像甘茶,拌嘴就是苦涩,品味才能尝回味!
分歧就应该解决于萌芽,而不是那种表面夫妻,勉强度日的贴心。清代布衣文人、画家、园艺师沈复先生就认为自己与“芸娘”太恩爱不拌嘴,才导致爱情的悲催。《浮生六记》其实是沈复的自传体作品,在清朝是比较有名的一本传记,笔墨之间,缠绵哀婉,真切感人。《浮生六记》中有一段话:奉劝世间夫妇,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做前车之鉴也。
夫妻之间的前提是要站稳脚跟,好的时候可以热血沸腾,也可以承受感情的滑坡。夫妻本是同船度,好坏之间要能够掌握平衡。
吵架也是夫妻之间的特征,有的时候故意掩盖问题,对分歧视而不见反倒会造成婚姻的危机。此时的吵架,可以把愤怒的情绪给释放,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让情绪因为紧张而失控,相对来说对婚姻是有益处的。
为了爱情天长地久,对于对方的毛病不能太较劲。在夫妻争辩中,一方态度顽强抱怨的时候,把对方当老师,把对方的缺点看成是自己的缺点,迎合对方。切忌摆出拒绝沟通的姿态,让对方感到你的冷落,这样势必会对婚姻造成伤害。
如果双方都想表达情绪,让对方了解自己,还不如来一个相互配合,来个拌嘴的交流,最后获得双方某种程度的妥协。而这种争执会使双方感到还能够携手克服冲突,这就是宣泄之后的心灵沟通。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离思五首·其四》中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是: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元稹从字面上看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对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实则是用来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经过这种坦诚的争执,夫妻关系会越来越健康,把这种争吵当了解对方的深沉。会通过这样的争吵来运用一些情绪策略,所谓的“床头吵架床尾和”,他们会把吵架本身当作“打情骂俏”,在感情中当调味品,并及时修正。
有些夫妻碍于面子从来不吵架,坚决不发生口角,其实未必是好事,对婚姻来说也是高度危险。这种“家和万事兴”是虚拟的,是等待问题的爆发,到时候会因为历练太少,处理问题能力欠缺,以及落差太大,使婚姻支离破碎。
理性健康的夫妻,反而可以通过争吵而让婚姻通过时间的考验,在岁月的推移中更加日趋巩固。加以运用还可以让对方感到你在尊敬他,面对口角要学会倾听,让他知道你在听,不回避、不退缩、尊重他的意见,承认要解决的问题。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反击回去,最后做出折中的解决方案。
你想!好的夫妻、关系稳定的夫妻,吵架也会小心翼翼,不会恶语伤人,不会让吵架失去控制,牢骚不断会掌握那种相互默契的停止。恩爱夫妻存在的意义就是两个人手牵手,谁也不希望孤孤单单。正如宋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所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夫妻不光甜甜蜜蜜,也要吵吵闹闹,相互生闷气,僵持冷战,结怨会更深,矛盾会更多。身心伤害还谈什么“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写在最后
夫妻之间吵闹与拌嘴,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 1、夫妻之间的小吵小闹实际上是一种感情的交流,思想间的融合碰撞,就像新车的磨合期,只会越“磨合”越顺畅。 2、夫妻之间的小吵小闹,代表着彼此之间还有交流,若是哪一天不吵不闹了,便就代表着没有交集必要了。
“安静夫妻不到头,吵吵闹闹过一生”这句俗语,有无道理?笔者觉得:也不一定。 因为:安静的夫妻未必就会过不到头,而吵吵闹闹的两口子就一定不会离婚……总之,夫妻之间想要相伴一生,必须具备两条: 一是共同语言; 二是相互包容。 您说,对吗?